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8-3-3 15:52 编辑
2018年03月03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首席记者 顾学文
最好的家训
历来认为家事不是小事,而关系到党的作风问题
一篇《爱莲说》是最好的联系,是最好的家训
读书周刊: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既不能抹杀家族给周恩来带来的正面影响,也无法否认其产生的消极作用,周恩来自己也一直强调要改造旧家族。
李海文:是的,周恩来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出了要过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联系今天反腐斗争的严峻局面,我更认识到周恩来当年严格约束家属、改造旧家族是多么具有前瞻眼光。
周恩来历来认为家事不是小事,而关系到党的作风问题。亲属找他解决工作,他召开家庭会议,对这些亲属说:“我们共产党是唯物主义者,承认家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能依赖它。我们不能像国民党那样搞裙带风。想靠我给你找个好事。这点我做不到。你只能依靠自己,要自食其力。”1950年前后,周恩来的许多亲戚无以为生,写信求救,周恩来一律建议他们到当地政府登记报名,由当地政府量才录用。“自食其力,为人民服务”是他改造旧家庭的目标。
周恩来还带头移风易俗,坚决反对重修祖坟,主张平坟深葬。他说:坟地问题一定要解决,中国有六七亿人口,只有16亿亩耕地,平均一人二亩三分地,将来人口越多,每人平均占有土地就越少。1958年,他派人将自己父亲和岳母在重庆的坟及淮安的祖坟深葬,把墓地还给农民耕种。他去世后,骨灰撒向了祖国大地;邓颖超病逝后将骨灰撒向了大海。
读书周刊:周恩来与亲属之间有哪些互动的故事让您印象深刻?
李海文: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比如王兰芳,她是周恩来胞弟周博宇的妻子,1944年底,周博宇病逝,留下王兰芳一人养家。但她从来不对人说她和周恩来的关系。三年困难时期,王兰芳生活非常困难,街道食堂没有她的份儿,她也不告诉周恩来和邓颖超。后来还是邓颖超托一个去河南出差的同志顺便看望她,才了解到情况。当地市委给她送去粮食,她不接受,说:“我没有什么功劳,我不能要。”她对妹妹王兰芝说:“咱们做对了没什么,要是做错了,人家就会把过错全栽在七哥的头上。”但自那以后,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直非常关心王兰芳,20多年间,每月寄给她几十元生活费。她患有哮喘病,每次到北京看病,也是七哥七嫂替她承担全部费用。
王兰芳不善言辞,但心里有数。她自觉遵守周家的纪律,带着儿孙在河南焦作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她知道这正是七哥对她的要求。
还有周恩来堂弟周毓澧,自幼生活条件优渥,后又担任官职。解放后,他回到北京。由于年纪较大,又是旧官僚,找不到别的工作,就在街道服务社,负责传呼电话,卖些日用小百货。有时还挎个篮子,走街串巷地叫卖。周毓澧虽然生活清贫,却从不向周恩来提要求。周恩来多次表扬他,还用他的故事来教育其他亲属要自食其力。
读书周刊:在某次座谈会上,周恩来胞弟周恩寿二女儿周秉宜曾回忆,上世纪60年代,她的五弟、六妹分别到延安、内蒙古插队,征兵的时候,当地民兵大队把他们推荐上去了。相比农村,部队里的生活要好很多,但周恩来硬是把他们从部队上叫了回去。这样严格约束亲属,会不会给人不近人情之感?
李海文:我以前看到周恩来对亲属、后代、朋友、部下严格要求的资料时,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后来看到我们的社会滋生腐败,大搞钱权交易,我就深深理解了周恩来的这种“严苛”。家事不是小事,是关系党的存亡的。
读书周刊:书的开篇是《祥符周氏始祖周敦颐传》,始祖与后人,相隔千年,什么是不变的传承?
李海文:一篇《爱莲说》是最好的联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不正是周恩来的写照?
这就是最好的家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