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49|回复: 0

留住老北京市井生活的鲜活记忆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8-2-5 10: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8-2-5 10:57 编辑

2018年02月05日 文汇报  驻京记者 周渊

百位居民口述历史《史家胡同》出版,“为胡同立传”方式日趋多元

史家胡同53号等文保院落前附有二维码,可通过手机扫描呈现院落的历史文化内容。

       北京史家胡同,素有“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之称,这条不长的胡同里几乎每走两步就有一段传奇故事。傅作义、荣毅仁、章士钊……近现代史上不少名人都曾在胡同里停留。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记载之外,他们的日常生活什么样?在街坊邻居的记忆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集700余年历史沉浮于一身的史家胡同,日前迎来了第一份属于自己的口述史记录《史家胡同》。不同于逸闻传说,《史家胡同》以档案为依托,以居民口述为补充,又结合了严谨的实地考证,既真实又生动。
   
       该书主编、北京市档案馆展陈处副处长王兰顺介绍,《史家胡同》从筹备到出版历时两年,其间走访的胡同居民超过100人。“我们从居民口中获得了不少鲜活的胡同片段,经后续整理和考据汇总成书,插图也大多源于老街坊们的私人珍藏。”王兰顺说。
   
       记录胡同居民生活的口述史是一项抢救性工作
   
       《史家胡同》以元大都历史开篇,在胡同溯源、胡同浏览、遗迹寻踪、变迁故事、名人荟萃、当代新篇6大章节中,随处可见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从这本书筹备以来,我就特别关注,希望史家胡同的故事能够借此继续流传,专家们多次与我沟通明确细节,书里还原了史家胡同的历史岁月。”68岁的索可夫是史家胡同49号索家大院的后人,得知要做口述史,他主动提供了不少素材。
   
       索家大院曾占史家胡同内三个门牌号,上世纪40年代起,这处有名的“大宅门”就由嫁过来的媳妇王筱岩掌舵。“过去,索家大院屋里许多摆设都跟宫里相似,立在地上的水银镜有大花架子,宽1.5米,高2.5米,锃明瓦亮。”老人忆起种种细节。1954年王筱岩去世后索家逐渐败落,房产被分为若干份,院内人也各奔东西。这次出书,索可夫和还住在这里的亲戚徐华奎拿出了当年索家大院的平面图和索家、王家分家产的协议书,为这处“大宅门的败落”提供注解。
   
       史家胡同老门牌56号(现20号)是赫赫有名的北京人艺宿舍大院,老艺术家金雅琴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夜访人艺宿舍的故事。那是1957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周总理有说有笑来到了史家胡同56号大院,金雅琴跑到男生宿舍招呼林连昆等演员赶快起来,可林连昆根本不信:“说的什么呀,总理能上这儿来吗?”话音未落,总理已经走到门口了,林连昆“哗”一下站起来,特别慌乱,特别惊讶……即使已过去半个世纪,周总理的平易近人仍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人文气息和生活的烟火气交织,构成了史家胡同独特的历史。人艺演员们晨起打腰鼓、练朗诵,焦菊隐曾在此闭门谢客7昼夜理出《龙须沟》脚本;人艺导演蓝荫海和对门刘半农长子刘育伦共用一个保姆;金雅琴常来居委会和胡同居民联络感情,体验生活。
   
       “史家胡同本身就像一座原生态博物馆,这是它应当保留的价值所在。”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记录胡同居民生活的口述史是一项抢救性工作。“这次访谈我们发现,记得历史细节的多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再不抢救就来不及了。”李哲说。
   
       值得一提的是,史家胡同的门牌号曾经过一次调整,这次,王兰顺根据居民们的口述和档案资料专门去派出所进行了核实,厘清了一些因新旧门牌号混用而导致的张冠李戴的故事。
   
       盘活各类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留下文化记忆
   
       为更好地留住这份老北京市井生活记忆,街道还将社区内的各种资源进行了有效对接,比如据此次收集的地图、影像资料等策划的专题展,后续就将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展出,而史家胡同文创社则请来居民当设计师,以史家胡同为“IP”推出手机壳、明信片、小音箱等文创产品。“我们还将在文创社内开展《史家胡同》图书义卖活动,筹得的资金将继续投入到文创产品的开发制作,形成良性循环。”李哲告诉记者。
   
       为胡同立传,《史家胡同》 仅仅是开始。李哲介绍,史家胡同附近的演乐胡同、礼士胡同、内务部街胡同等都有着厚重历史和丰富故事,这里也吸引了第三方社会组织、文化学者等扎根,在他们的推动下,为胡同居民口述史建档已逐渐常态化,“尤其是史家胡同博物馆建立后,常有些老人慕名而来,主动跟我们讲起他们和这一片的渊源”。

   
       如今,以史家胡同为代表的东四南历史文化精品区已成为人们寄托乡愁的所在。为多角度挖掘历史,唤起居民的自豪感、认同感,街道还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比如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央美院专家担当“智援”,对胡同里的朝内南小街菜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一反“脏乱差”的传统印象,节气海报、菜市场课堂、快闪书店等纷纷亮相,打造菜场里的生活美学。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6 23:51 , Processed in 0.0361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