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绞圈房子 绞圈房子,顾名思义,绞圈而建,左右对称。绞圈房子是四面绞合,围圈而居的建筑。其居中大门是上海人熟悉的“墙门间”,左右若是各造一间,则为三开间;若是各造两间,则为五开间。然后是宽敞、敞空的庭心,又称天井。庭心两侧各有厢房一间或两间。穿过庭心则是大客堂,左右也各有三间正屋。这样绞圈而建的房子,坚固扎实;这样团团而居的生活,有利于互相守望,防盗防窃。 多位研究人员昨天透露,至少有三百年历史,而且具有海派建筑特征的绞圈房子留存在沪上已经非常少见,在市中心被发现的只有三处。就是这样具有很高保存价值的海派建筑,记者也只发现了仅有一处保存较为完好,其它破败不堪,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政协委员和研究人员呼吁:由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列入保护规划,并投入资金进行修缮性保护,以使这一具有鲜明海派特征建筑、海派文化得以延续。 天井就是共享娱乐场地 朱亚夫是媒体的一位老编辑,现在74岁,他在世博后的一次偶然机会里看见研究人员褚半农有关绞圈房子情况介绍,由此想到他小时候居住的房子就是绞圈房子。朱亚夫回忆,他小时候住在虹口北沙港22号,就是现在的曲阳地区。“我家居住的房子是一座长方形封闭建筑,长宽约有百米,计有2万多平方米,里面住的都是同族朱姓人家,不是直系也是远亲。” 房子只有一层,通过墙门过道进去,里面住着十五六户人家,小时候朱亚夫在这里生活、玩。“那时同族小孩时常在一起打弹子、捉迷藏,天井成了共享娱乐场地。”朱亚夫说,他自己属于正正宗宗上海人,那时他周边像自己家那样的房子有好多,由此不足为奇,也习以为常,却不知道这就是地道海派建筑。 成书于1883年《松江方言教程》一书,记录了当年通行的上海方言中大量词语和会话例句,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建筑部分不以石库门为例,而独独记载到绞圈房子,因此可以推定绞圈房子当时在上海已大量存在。 “不过现今留存的绞圈房子已经非常少了。”褚半农、朱亚夫告诉记者,郊区大概浦东南汇等地区还有部分,市中心他们了解到幸存的只有三处,一处是浦东陆家嘴绿地中、原陈桂春的“颖川小筑”(现为“吴昌硕纪念馆”),另外两处一处在海宁路780弄22-24号,一处在艾家弄80号。“除此之外,市中心就没有再看见有这样的建筑。” 墙门间、枪篱笆历历可见 浦东陆家嘴绿地中原陈桂春的“颖川小筑”,现已认定为保护建筑,但研究人员认为该建筑中西合璧,其海派建筑的特性和完好性还不够。 在朱亚夫引导下,记者昨天踏访了三处绞圈房子,分别位于海宁路780弄22-24号、艾家弄80号以及浦东周浦周祝公路旁的旗杆村村委会后边。其中只有旗杆村的那处整体保存较为完好。 来到旗杆村绞圈房子,记者看到作为绞圈房子标志的墙门间,墙门洞开,大门已荡然无存。房子周边堆放杂乱,具有绞圈房子细部特征的枪篱笆(用竹片交叉编成)依然包围在四周外围墙上,但汏栅(指的是绞圈房子特有的两层窗户)已经没了。而里屋的多根廊沿的梁柱已经蛀坏。住在那里的顾姓老人告诉记者,他们住在那里已经几十年了,去年好像有关方面派人来关心过,有关人员告诉他们,他们的住宅不拆了,但一年过去了,好像没有进一步的说法和保护措施。 艾家弄80号邻近豫园,深藏在杂乱的民居中。来到艾家弄80号,墙门已经不见,由于紧靠其它民居,因此很难分辨出它是一处封闭建筑。根据褚半农指点,记者在墙门过道的背后上方,天井的前面看到了仪门头,整个建筑依然是一层的,天井还在,其它杂乱无章,里面有关绞圈房子所有的特征基本荡然无存。 海宁路780弄22-24号的绞圈房子只剩下零散几处还能看见绞圈房子模样,原有一座一进的绞圈房子,一座二进的绞圈房子(俗称双绞圈),现在一座已拆迁,留存的一座,已面目全非:原来五开间的门面,右面被拆除一间;墙门间被分隔一半,作为居住;天井中到处是飘荡的电线,地上散乱地堆着杂物。 有文化价值也是历史传承 褚半农研究后认为,绞圈房子有墙门、天井、客堂等,其海派特征很强,保护绞圈房子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历史传承需要。目前,褚半农新书《话说绞圈房子》即将出版,该书从建筑特性、历史演变、史料记载等多角度介绍了绞圈房子,也告诉上海市民,绞圈房子保护的历史意义。 市政协委员凤懋伦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不但要有现代科技和制造、优质服务与文化作品等,还要通过绞圈房子等向世界展示上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示上海独有的近现代文明。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包括进行系统调查、列入保护规划、投入资金进行修缮等,让这一具有鲜明海派特征的建筑得以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