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8|回复: 1

甲子同窗母校情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7-11-19 18: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姚振发


       很难想象,一群七老八十的翁妪,或拄着拐杖,或由儿女家人搀扶陪伴,一次次去赴复旦新闻系的同窗聚会,北上南下,东奔西走,经年累月,乐此不疲。在过去近30年岁月,这样的聚会已进行了10多次。每次欢聚,都有说不完的话,抒不完的情。聚一次会又老迈了一年,感情却加深了一层,思想也“刷新”了一次。

  上月9日,是参加复旦新闻系57级进校一个甲子纪念之聚报到的一天。同学们分别从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武汉、福州、南京、合肥、杭州起程,奔赴上海。这是我们的一次“盛大的节日”,60年岁月谈何容易!沈阳日报的李客雁同学由女儿小川陪同前来。1962年秋她刚毕业分配时,小川还刚呱呱坠地,如今却已是退休之人了。如今在叔叔、阿姨面前,小川还是一个“小姑娘”,端庄文静,不断搀扶行走不稳的长辈,使我感到分外亲切。

  在人与岁月的竞逐中,能如期赴会当然是幸福的。57级86位学子,已有30人先后谢世。在对聚会的殷殷期待中,今年又有两位没能熬到这一时刻。其他人中有不少多病体衰,无法赴会。去年坐轮椅参加的几位,今年也只能在病榻上心系团聚,关注信息。腿疾缠身的一位同学为了参加聚会,坚持每天锻炼,连续跑了数月,竟也未能如愿。远在深圳的陈韵昭老师突然病倒住院,她给聚会同学捎来了祝福,并为我们即将出版的第三本文集《一个甲子的情谊》赞助5000元,表达了师长对学子的关爱之情。

  10月9日这天,同学们久别重逢于报到的宾馆。都已是儿孙绕膝之人,见了面还是插科打诨玩笑不断,“同学长、同学短”个没完。“同学”这个闪光的字眼,并非是年轻学子的专利,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嘴上的“金不换”。五年同窗共读,朝夕融融相处,这两个字显示着亲切、信任和自豪,可说已渗透到血液中,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10月10日这一天,蓝天白云,母校拥抱游子归来。天涯归来又重聚,白发师生紧相拥。学院悬红幅,挂对联,“记者家桃李天下播,新闻馆声名世界传”; 开大会,竖会标“祝贺5713进校60周年”。57级代表吴永川向新闻学院汇报。他先以军礼向师长致敬,倾诉了大家的共同心愿:“不管在什么岗位,也不管是什么职位,我们都不忘记你们的教诲,坚守复旦人的精神,坚守复旦新闻人的品格,为复旦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复旦人。”他向学院呈献了这届学子共同撰写的《半个世纪的跋涉》《五十年后的感悟》两书,还有50多本学子个人出版的著作,它们正是学子们积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和苦乐慰藉,怀着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所交出的一份答卷。

  欢迎会后,同学们漫步在邯郸校区的校园,寻找着当年的记忆。已是87岁高龄的夏鼎铭老师给大家当向导,寻找当年的“小桥流水”(现已被称为“燕园”)的旧址。过去,这里是宏大校园的一个僻静之处,一位同学曾写过《燕园春早》的诗:“小园曲水晓烟轻,寒尽新枝鸟自鸣。同学五千何处去,大楼琅琅读书声。”往往在考试前夕,不少人在这里背书;上课累了,到这里歇脚聊天;当然,也有些卿卿我我故事在此上演……如今旧地重返,沧桑巨变无情,母校的一枝一叶,在学子心中却丝毫没有褪色。

  甲子之聚的新闻学院现场,人们簇拥着一位头发花白、风度潇洒的老者,诉不尽的衷情,拍不完的合影。他是当年57级的班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张黎洲。张老师曾做过几次大手术,这次由夫人和儿子陪同前来,他从不以老师自居,却以57级的一员相称。张老师受到同学们的特别尊敬,除了他恪尽职守地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因他在运动中保护了不少学子免遭劫难。然而在那个年代,张老师保护了学生却保护不了自己。他被戴上“黑笔杆子”的帽子,后又自愿发配到边疆,举家迁到偏僻的云南小城。实践中的业绩和展现的才华,让他从那里重新出发,成为云南日报副总编,其间又为《人民日报》撰写了大量思想评论,最后在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任上退休。

  在57级学子返校当天,复旦新闻学院推出了一个别致的展览 《笔尖下的时代与家国——王学孝校友采访本主题展》。这一天,王学孝也在返校同学之中,却一声不吭,中途还开了“小差”,大家还是事后从人民网报道中才明白原来他来过。曾任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的王学孝,在40年记者生涯中积累了50多个采访笔记本,他作为珍贵礼物赠给新闻学院。电脑普及前,采访本是记者手中的“枪”,这些采访本记录了时代变迁的足迹、风云人物的经历,也见证了记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在场参观的学弟学妹无不感慨钦佩老学友的从业精神。

  复旦新闻系不少系友常常羡慕我们的高龄聚会。是的,如果不是深怀同窗情谊,凭一帮退休已久的老头老太的能耐,确实难以成事。上海同学在一年多的准备过程中,落实宾馆车辆,联系各活动点,组织学弟学妹助兴,甚至还与两家医院沟通备车待命,为可能的突发不适应急……周瑞金事必躬亲,但在聚会结束送走同学后,他一下就发烧病倒了。对这一切,同学们当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个甲子的人生难得一遇,故而在参加这次聚会时,很多人都说这是一次“最后的晚餐”了。然而,三天活动以后,大家聚兴愈发盎然。在最后举行的畅谈会上,张黎洲老师激情满怀地发言说:“假如今后没有机会再与大家聚会,就把我的人生感悟赠予大家。我觉得,只要一息尚存,就应当乐观向上,谨慎处事,友善待人,奋发作为,永不懈怠。”他还表示,要把与同学的情谊延续到儿子身上,世代传承下去。董荣华老师接着说:“建议毕业一甲子2022年时,再次聚会。”身患多种疾病的董老师叮嘱同学的是三个“珍爱”:珍爱生命,珍爱老伴,珍爱友情。

  犹如一石投入水中,会内会外掀起涟漪。这次未能参加聚会的恽辛才、张丽生伉俪从深圳发来一首诗说:真豪迈!毕业甲子近可期/多保重/跤莫摔;生活琐碎不着急/凡事慢慢来!

  谁说是“最后的晚餐”?否!不是休止符,而是进军号!此时我想起夏鼎铭老师几年前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永远不散的聚会》一文,是的,我们正在实现夏老师的期望。预期到毕业60周年,2022年再相聚,让我们“永远不散的聚会”,继续“聚”下去。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9 18: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想象,一群七老八十的翁妪,或拄着拐杖,或由儿女家人搀扶陪伴,一次次去赴复旦新闻系的同窗聚会,北上南下,东奔西走,经年累月,乐此不疲。在过去近30年岁月,这样的聚会已进行了10多次。每次欢聚,都有说不完的话,抒不完的情。聚一次会又老迈了一年,感情却加深了一层,思想也“刷新”了一次。

      谁说是“最后的晚餐”?否!不是休止符,而是进军号!此时我想起夏鼎铭老师几年前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永远不散的聚会》一文,是的,我们正在实现夏老师的期望。预期到毕业60周年,2022年再相聚,让我们“永远不散的聚会”,继续“聚”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2 10:58 , Processed in 0.0273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