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9|回复: 0

再次聆听朱践耳,聆听他的思想和他的真心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7-10-23 08: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10-23 08:59 编辑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2017-10-23


       “在他的一生中,他的作品风格变了、手法变了,一颗真心没有变。”


       转眼间,朱践耳先生离开两个月了,他的音乐却从未离我们远去。


       10月21日晚,上海交响乐团以一台《天地人和》音乐会缅怀这位中国交响乐的领路人。陈燮阳的指挥棒落下,唢呐协奏曲《天乐》的旋律响起。“我看到坐在席间的他的太太舒群女士忍不住掉下眼泪。乐曲行进间,她几度落泪。”一位年轻的观众说。

著名指挥陈燮阳率领上海交响乐团携手唢呐演奏家胡晨韵演绎朱践耳作品——唢呐协奏曲《天乐》。 蒋迪雯摄


       早在2004年,《天地人和》音乐会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围作品正式首演。随后,朱践耳提出希望复排,去年正式开始筹划。今年,这台音乐会成功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作品,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上演。没想到,他并未等到这场音乐会正式上演。


       他的一生从未停止过探索


       在《天地人和》音乐会现场,人们聆听了朱践耳创作的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8部作品,聆听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时代和自我的反思。坐在观众席间的,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叶小钢。他说:“朱老一生的创作给中国音乐留下宝贵的财富,无论群众性还是专业性,还是哲人的思考性以及作为艺术家的独创性,都值得后辈学习。”

《唢呐协奏曲“天乐”》和《第三交响曲“西藏”》分别代表了“天”和“地”。朱践耳在《创作回忆录》中曾提及《天乐》,称标题理解为“天然的快乐”或“天上的音乐”都可以,“兴致所至,随意吟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朱践耳喜欢唢呐,但唢呐与交响乐队就像油与水一样难以相融,他却迎难而上。一位苏联作曲家听完《天乐》说,“这个作品太棒了,只有中国人写得出!”


       《第三交响曲“西藏”》是朱践耳1986年访藏的成果。他在80年代初长时间驻扎西南采风,除这部交响曲外,音乐会下半场“人”的篇章中,《黔岭素描》和《纳西一奇》两部作品也是采风的成果。作曲家陆在易曾与朱践耳一起在云南采风:“我当时才三十多岁,他可是五十多了。两人分头骑马过峻岭,回来时我望着他那浑身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涨红的变了形的脸,对他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这些充满民族色彩的作品中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充满了当代探索。这些作品得到了当地民间音乐家和百姓的认可,《纳西一奇》被纳西人称作“我们自己的交响乐”。


       在“和”的篇章,朱践耳创作的《第九交响曲》压轴上演。朱践耳年轻时代就有个交响梦,立志写中国的交响曲。然而他竟是在60岁以后,才写出了他的《第一交响曲》。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20年间持续探索,完成了10部风格各异的交响乐作品。他从不重复自己,总是在不断地学习新的作曲技法,让创作与时代的脉搏相连。《第九交响曲》实际上写于《第十交响曲》之后,是朱践耳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对曲折人生和历史的终极关怀。


      他是作曲家,又是思想者


       10月22日上午,朱践耳作品研讨会在上交举行。人们谈论朱践耳的作品,更谈论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指挥家陈燮阳、朱践耳先生的太太舒群及女儿。 上海交响乐团提供


       “朱先生的人品、艺品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跟他相比,”朱践耳生前的挚友、合作多年的指挥家陈燮阳第一个发言,“他是一个十分谦虚、温文尔雅的一个长者,但他的内心非常强大,创作出来的音乐跟他的表面性格完全不一样。他从不追求物质生活上,从不追求名利,一心一意为他的作品。”


       让作曲家奚其明最感动的,是朱践耳的“一颗真心”。他说:“当朱先生改名至为朱践耳,就是把理想和信仰结合了。他的一生是不忘初心,永远像聂耳一样做时代的先声。在他的一生中,他的作品风格变了、手法变了,一颗真心没有变。在他眼前没有丑和美,只有真。”


       陆在易至今记得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乐节上听朱践耳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时的震动。“不同凡响的和声、旋律、节奏、肢体,编制成一股巨大的并充满幻想的音流,冲击并震撼着全场每一个听众。”在陆在易看来,朱践耳是“一个罕见的音乐天才”。不过,更令人敬佩的是他永不停止的进取精神和探索精神。“他是作曲家,又是思想者,他有着深厚的传统音乐根底,又能与近代现代的作曲技法融会贯通。他是我国的一位音乐巨人。”


       为了聆听《天地人和》音乐会并参加朱践耳作品研讨会,音乐学家约翰·罗宾逊专程从美国赶到上海,他目前正在写一本有关朱践耳的书。在《天地人和》音乐会上,朱践耳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让他非常感动。在这个乐章中,大提琴独奏如同一位“历史老人”,在废墟上说尽一切。而后,孩子们轻轻吟唱,唱出了最为纯真美好的旋律。罗宾森说:“这个作品将希望带给人类,我想这是对朱先生最好的纪念。他的音乐不仅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3 17:11 , Processed in 0.0747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