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22|回复: 0

黄海岁月(连载10)探亲回“农”家(3)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7-8-26 15: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8-26 15:50 编辑

稿件来源:苏州知青 作者:万汝藩


五、赶集陈良街


       妈妈还对我说:这里最近的集市是陈良。明天正是逢“集”[注4] ,可以带我去看看。妈妈对我讲:你现在吃的只是海蜇头,如果是海蜇皮,味道会更嫩、更美。当然,价格可能会更高一些。她说:“总而言之,比苏州便宜得多啦!这也算我还了你小时候的这个心愿了。”

       妈妈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好像放下了一门很重要的心事。等我再能够吃到海蜇皮,已经是下乡回城工作的十年之后。在我的感觉中,这个海蜇皮的味道,怎么也不及妈妈在东元一队拌的葱油海蜇头,曾经给予我的爽脆鲜香。

       第二天很晴朗。因为是星期天,三弟不用上学的。我们母子三人,就一起上陈良了。由东元向西到西元,再折向南走下沙岗,约有四、五里路就到陈良街上了。一条并不太直的路,一直逶迤向西延伸,达到了一处河埠的旁边。

       街上的赶集人很多,有卖烧饼油条馒头花卷的,有卖鸡鸭鹅禽蛋的,并有卖布匹卖针头线脑的,还有卖自家编织的草鞋蒲席的。大一点的商店,是供销社开的;小一点的店铺,是临时开设的。更多的摊位,排开在路的两旁。总之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到陈良,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一种焯蚬子的摊位。一口大铁锅架起,里面是一锅水。熊熊大火在锅下烧着,锅里的水在翻滚着。摊位的主人,把河里捞到蚬子,摆在开水里一烫,蚬壳就张开了。

       他们把张开口的蚬子肉拣出来卖,大约也就七、八分钱一斤。妈妈见我看得入神,就买了五分钱的蚬肉。她说:“回家去炒韮菜,很香的。” 接着又说:“可惜没有带个瓶子之类的东西来,如果能舀点焯蚬子的汤回去做菜,味道可鲜啦。”

       我不知道陈良那里来这么多蚬子?我看到,在陈良做这种营生的摊位还真不少。街道的空旷之处,蚬子壳堆积如山。我知道,海螺、海贝壳是可以烧石灰的。也不知道,河蚬子壳能否烧成石灰?我有点担心,长此以往,陈良的蚬子壳要往那里去堆呢!

       正在说话之间,时间已经到中午了。妈妈在烧饼摊上,买了五块烧饼。给了我和三弟一人两块,她自己只留了一块。她说:“暂时点点饥,我们回家再烧饭。” 三人离开陈良街,往回赶路了。等从陈良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这天晚上,妈妈的蚬肉炒韮菜,味道真是好极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这种河蚬。吃饭之间,讲到了“下放户”的话题。爸妈告诉我,阜宁县中,几乎所有的大队,都有苏州或无锡“下放户”的踪迹。当时有句著名的口号,就叫做“苏南苏北心连心”呢。这个口号的提起,其实针对出现的就是“下放户”现象。


六、探访“下放户”

       并且,仅东元大队就有两户。另一户就在东元二队,爸妈向我建议,有空去看看。他们家里,也有个儿子在农场呢。第二天吃过中饭后,爸爸没有去挑沙子,和妈妈一起,带我去拜访住在东元二队的胡伯伯。他们一家,也是从苏州“下放”来的。

       听口音,胡伯伯也是个北方人。看见我们的到来,胡伯母很是高兴。又是倒茶,又是抓瓜子,非常热情。胡伯伯和胡伯母,与我的谈话最多。他们仔细询问了农场——现在是兵团——的各方面情况,我一一向他们做了介绍。

       说话的时候才知道,他们的儿子胡光,与我和二弟在一个团。原来的大有六队,现在的二营六连。不过,胡伯伯是带薪下放的,身份是干部。这与我爸妈在农村的性质,有着根本上的差别。

       我看到,胡伯伯家只有老俩口。尤其是胡伯伯的身还不太好,他们是非常孤寂的。探亲假结束回到七团之后,我特意去了二营六连一趟,见到了胡光。

       除了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他,还在他那里住了一夜。我已经忘了胡光是那个学校的学生,但他们连的苏州知青,对我都非常友善。这些,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

       在这次探亲期间,我还随爸妈到过岗南大队,探望过一个姓陈的叔叔。他们家是个多子女的家庭,生活显得更加拮据、无助和窘迫。我还跟着妈妈一起,跑了二十几里路,跑到喻口公社去看望过另一个姓陈的人家。

       因为都是人地生疏,“下放户”之间的团结,就显得很重要了。那时大家都把对方当成亲戚朋友,相互走动和来往的。只记得他家人告诉我,有个与我一样岁数的女儿,名叫陈红星。听说在公社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当时的“下放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有时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是什么样的办法都会去想、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去做的。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呢!当时的“下放户”,生活和生存都是没有保障、异常艰难的。

       有些居心不良的人,趁此机会,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干些落井下石、鲜廉寡耻的事情。在当时的整个“下放”史上,都是一个难以掩盖、不忍细数的污秽。这样一种状态,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当时“下放户”的局面,也是非常混乱的。

       [注4] 集——农村物品交流,集中按日期出售的场所。这在江苏的苏北盐城地区,称作“赶集”。在山东河北等省份,叫作“赶庙会”;在川黔两省,称为“赶场”;而湘鄂的地方,叫成“赶圩”;蒙古族人叫“那达幕”;新疆民族叫“扎巴”。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7 03:53 , Processed in 0.0354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