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公交车“价廉却物不美”?路透社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就缅甸从中国进口2000辆公交车做起了文章。 文章开篇欲抑先扬:昂山素季领导的首个主要基础设施项目实在是抓人眼球:数百辆崭新的黄色公交车行驶在仰光的大街小巷,亮眼得很。作为执政党,民盟寄希望于这些大黄车将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符号。 然而,第二段开始笔锋一转,声称这笔从中国进口的2000辆公交车,价值1亿美元的交易在民盟党内造成了“不寻常的分裂”,有议员质疑该项目的成本,并指责负责该项目的仰光省省长漂敏登在这起交易中“任人唯亲”“缺乏担当”。文章引述仰光省一名民盟议员的话称,“漂敏登政府缺乏透明度,如果他不转变,会有损政府的形象。” 文章称,尽管没有证据证明在签署这项协议的过程中违反了哪些法律,但欧盟驻缅大使罗兰•考比亚在写给缅甸商务部部长丹敏的一封私人信件中却抱怨道,缅甸政府的采购过程缺乏透明度,“如今,国内经济依然把持在一小股人手中,他们长期以来的活动就是为了阻止公平竞争。”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该信件写于6月,并没有特别点名提到缅甸与中国的这笔公交车交易。不过,路透社通过“巧妙地”文章布局,显然意有所指。 路透社报道目的是什么?就在接下来的报道中。 做了很多铺垫之后,文章写道,考比亚此前在回应路透社关于此事的提问的一份声明中提到,许多来自欧洲的玩家都在缅甸市场外摩拳擦掌,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公平竞逐合同的机会。但该文章也不得不承认,其他国家的公交车商家也不是没有机会参与到仰光的公共交通市场中来,但这些商家均因为各种原因铩羽而归。其实仰光的官员们早在去年就与世界银行旗下的世界金融公司就有关改善仰光交通系统有过洽谈,但因为二者在计划的具体细节上存在分歧且无法弥合,仰光市政府最终拒绝了合作;此外,来自法国和荷兰的商家也曾向仰光市政府伸出橄榄枝,但因为它们在车辆的供货速度上无法达到仰光省省长的要求,也无功而返。 最终,在中国驻缅大使洪亮的推荐下,仰光市政府下属的仰光公共巴士公司购买了两家中国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1000辆公交车。另外1000辆公交车则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上述协议于今年4月签署,根据协议,每辆公交车的价格为5.6万美元。在协议签署两个月后,安徽安凯和郑州宇通各自向缅甸交付了500辆公交车。漂敏登早前在回应此次交易时曾谈到,与中国签署“政府对政府”的协议,价格更低,交付更快。 路透社在文章中称,尽管中国的公交车价格只有国际上的竞争对手的一半,工程师却预计它们的磨损速度会快于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规定的时间到来前就需要更换。报道称,一名缅甸工程师在对来自中国的公交车进行了检测后,承认它们的质量要比来自欧洲或者日本的公交车低,尽管后者要价是前者的两倍。 本报记者曾有过在仰光生活的经历,在来自中国的新公交车抵达之前,行驶在仰光街头的公交车大都是来自日本与韩国的不知转了几手的近乎报废的车辆,车身上还保留了已经褪色,但仍然可以清晰辨识的日文和韩文。这些在仰光街头的N手车并没有显示出多么高的质量,反而事故频发。比如,今年7月7日,缅甸仰光市一主要交通干道上,一辆55路公交车与一辆37路公交车发生剧烈碰撞,当场死亡6人,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10人,受伤30人。如今,来自几家作为中国客车标杆企业生产的崭新的公交车登陆仰光,并逐步替换过去老旧的“要命车”。 其实,不论是质疑缺乏透明度,还是所谓的质量问题,该文反映出来的,看上去是西方国家看到昂山素季这一“民主女神”成为缅甸领导人后,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不降反升,希望落空之际产生的一种羡慕嫉妒恨的酸葡萄心理。路透社引述一位外交人士的观点称,这笔涉及到中国公司以及一名与缅军方有关联的商人的交易,恐怕会影响到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当昂山素季取得2015年大选的压倒性胜利时,分析人士普遍预测来自那些为缅甸实现了民主化转型而欢呼雀跃的西方国家的公司将潮水般涌入缅甸市场。然而,仰光的公交车交易案却让这些昂山素季的西方支持者梦想幻灭——因为缅甸当下正愈发倾向于跟中国做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