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7-31 18:04 编辑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白清怡吴越 2017-07-31
“爷爷是炮兵,我是通信兵,我们都不辱使命。”
“两年军营生活的打磨,像是为我的人生按了一个'刷新'的按钮,蜕变成了自己期望成长为的模样。”
【别人都在哭,就我们笑了】
在当兵之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念商务英语的刘文锦和很多90后一样,每天重复着简单的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每天去同样的教室上课,吃腻了食堂的饭菜,不是在宿舍里写作业,就是看电视剧。这样的生活让刘文锦觉得索然无味。直到有一天,闺蜜悄悄告诉她:自己要去当兵了。当兵?一边听闺蜜说,刘文锦也忍不住憧憬了起来,她想,我也可以去,“活得更有趣些”。 入伍前的刘文锦(右二),尽管军装肥大并不合身,但还是满脸兴奋
很快,刘文锦在自我思想斗争后踩着截止日期报上了名,然后才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刚听到女儿宣布当兵的决定时,妈妈爽快地答应了,甚至在临行前送机时故作轻松地赶刘文锦离开,“你快走吧,把你送走了,我也可以回家安静会儿了。”刘文锦本来以为,家里人对自己的决定都支持得很,但事后才在妈妈的话语中听出了不舍和担忧。
刘文锦还记得在军营里第一次给妈妈打电话的场景。那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嘟嘟”声那么长,等待那么急。好不容易接通后,她刚喊了声“妈妈”,就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了抽泣声。刘文锦感到鼻子一酸,还没哭,又听妈妈“噗嗤”一声笑出来。这下,她酝酿已久的情绪全没了,也跟着笑出了声。母女俩的“一边哭一边笑”让一旁监督新兵通话的班长“摸不着头脑”了:别的女兵一接通电话就哭得稀里哗啦,这对母女倒好,还没开始哭,就先笑了。
【刚开始,有一箩筐的“不适应”】
刚到部队,刘文锦就很失落,她发现,那里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最开始的日子,每天都充满着“不适应”。部队发的被子太丑了,不适应;每天跑三公里再爬坡,不适应;过年过节才能给家人打三分钟电话,不适应;不能上网,她不适应……更让这些从校园中走出的大学生女兵感到不习惯的是,军营里的生活更加单调。
成为通信兵后,刘文锦每天要背几百个号码,熟悉每条军线的电话;要练习发声音,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软糯”;要练习五笔打字,加快打字速度;打字时身体还不能放松,腰要挺,手腕要悬空与键盘保持水平。对于有轻微鼻炎的刘文锦来说,每天三公里的跑步量,更让她叫苦不迭。跑着跑着,便感觉“全世界只听得见自己的喘气声”。
慢慢适应下来,刘文锦(中间)觉得军营生活还是相当有趣的,比如夏夜的烧烤晚会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文锦发现,再多的不适应也渐渐变成了习惯,再苦再累再难的事,自己也能扛下来了。她看到了自己的改变。比如,她能把几百个号码烂熟于心,五笔打字也练得最麻溜;被选上了去首长台,最忙碌时,一个小时接300多个电话不出错;跑步时,身体不感到难受了,还能领着其他战友跑。闲下来时,刘文锦看着镜子里穿着军装的自己,“感觉挺帅”。
能力强,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重。在部队里,像刘文锦这样的两年兵能在首长台做班长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很多人会给她“挑毛病”、监督她。尽管压力很大,但刘文锦觉得,最难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也没什么可怕的。
【谁不曾犯错,一起写检讨】
当兵两年,因为自己和战友的努力,刘文锦收获了不少鼓励和赞扬。但令她难忘的,还有大家一起犯错写检讨的场景。
故事缘起于琵琶树。那时,教员在军区种了很多琵琶树,刘文锦和战友们从头一回看到琵琶树开始就念念不忘。她们想象琵琶成熟后黄灿灿落了一地时,咬上一口的滋味,感到馋涎欲滴。有一次,这群女兵憋不住了,私下里谋划了一次“秘密行动”。她们主动请缨,美名其曰“打扫卫生”,实际上是去顺几个琵琶放在兜儿里,拿回去偷吃。几次行动成功后,女兵们被教员逮个正着,被罚集体写检讨。后来大家才听说,原来教员早就知道她们的“小秘密”,只是看她们平时工作辛苦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没想到大家越拿越多……回忆起这段莽撞的过去,刘文锦感叹,“说来奇怪,离开部队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这么甜的琵琶,再也喝不到这么甜的琵琶汁了”。
除了芒果,刘文锦念念不忘的还有炊事班的饭菜和战友们。军营里有专门的炊事班,女兵们每天的饭菜都是炊事班的战友们做的,为了犒劳大家的辛苦工作,她们会换着花样给所有人准备饭菜。刘文锦最喜欢的是周五的“小惊喜”——加餐。那天,饭桌上会比平时多一个自己喜欢的菜,有时候是辣子鸡丁,有时是红烧肉……在炊事班,刘文锦交到了一个好朋友,是一位个子小小的女兵。每次看到好朋友要用巨大的铁锅烧菜时,刘文锦总感到心疼。有一次,这位小个子女生在涮锅时,竟一不小心掉进了锅里。消息传到刘文锦那里,她马上前去问候,还拿出自己“压箱底”的零食和她分享,让她补一补、压压惊。
在部队,哭是被“禁止”的。刘文锦记得,自己唯一一次哭,不是因为训练,而是因为爷爷。从小,刘文锦就和爷爷特别亲昵,宣布自己要当兵时,当过炮兵班长的爷爷首先表示支持,怀着自豪到处向人夸赞孙女。出发前,爷爷专门用钢笔洋洋洒洒地把叮嘱孙女的话写了好几页纸,让她带在身边。“一定要严于律己,团结同志,要有组织纪律性……”这些训言被刘文锦压在宿舍的书桌下,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刘文锦和爷爷约定了通信联系,于是,每隔几周去查看自己的信件是否来到,也是她军旅生涯中别样的快乐。但后来,爷爷在最后一封来信中透露自己即将失明的消息,让刘文锦一下子懵了,她甚至有点恨自己,为什么不在爷爷身边陪伴、照顾她。后来刘文锦才想明白,即使爷爷看不见也没关系,信和电话是载体,重要的,是这份情。只要自己经常去看望他,老人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
回首过去两年在兵营的生活,刘文锦如今能自豪地说,“爷爷是炮兵,我是通信兵,我们都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