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92|回复: 0

黄海岁月(连载1)“社会青年”下乡记(上)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7-7-10 1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7-13 09:03 编辑

稿件来源:苏州知青 作者:万汝藩

      那个春天我下乡,春天的记忆随风而来,因此,我真的想说:在回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段历史时,千万不要忘记了那一群识字少或不识字的“社会青年”。


       从北大荒回来

     
    在那样一场几乎波及全国所有城镇青年、所有城镇家庭的“上山下乡”运动中,究竟改变或重塑了多少人的命运,是谁也说不清楚的。

    19681124日晚,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
   
    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离开生活了将近七年的北大荒原劳改农场,回到了故乡苏州。在北大荒农场的时候,我是个分场机耕队的机务统计兼油料保管员。要不是处于“文革”的非常时期中,我就是要置换工人身份、改定行政级别的农场管理人员。
   
    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发表,让黑龙江“劳改系统”的农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行动起来了,所有的刑满留场就业农工及其家属、子弟,一律疏散,此时的理由是“战备需要”。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就是为大规模“上山下乡”和接收“知识青年”作准备呢!
   
      
    大家都知道:当时的中苏边界争端,已公布于报端。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的大小武装冲突,已经不断。农场对于这些农工和家属、子弟的安排:可以回原籍的,就回原籍去;回不了原籍的,就近疏散到德都县附近的农村。
   
    我作为一个刑满留场就业农工的子弟,当然没有理由再可留下去。按照规定要求,我像征性地打了一张申请“退场”报告,场部立即就批准了。196919日,我回到苏州故乡这块土地。

    “知青”与“社青”
“知青”与“社青”
  在二弟的陪伴下,我向所在的“大石头巷居民委员会”报了到。当时所有的人都要参加政治学习的,我当然也不可能是例外。居委会的李逸文主任见了我并交谈之后,大为满意。
   
    她对我说:“今后青年的学习,就由你来领,行么?”我说:“那就让我试试吧!”其实,当时所谓的政治学习,就是读毛主席著作,“两报一刊”的社论之类。因为我刚从北方回来,普通话还是字正腔圆的,大家也愿意听我诵读。
   
    自从1966516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展以来,学校停课,在校的学生,已有三届滞留学校,就是后来称作为“老三届”的“知识青年”;“文革”三年中,工厂基本停工,也未再招收过工人,那些“社会青年”也失去了可能参加工作的机会。
   
    解放之后,有人就把青年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在校读书,初中以上、高中以下的称作“知识青年”。自然也包括那三届虽然毕业,但并不读书的青年。另一类是没有上学、又没有工作的青年人,叫作“社会青年”。
   
    而在当时,“社会青年”是个被社会上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一个人群。有人称他们为“社皮”。而“社皮”的谐音,就是“蛇皮”。而蛇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冷血、无情、见不得光的可怕动物。而蛇褪下的皮,那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令人厌恶的、比垃圾更可怕的弃物。
   
    人们就是用这样篾视的眼光,这样厌恶的心理,这样不屑的态度,来看待、对待社会青年的。“社会青年”,他们不上学,不工作,整天游手好闲的表象,让他们的直观形象显得更差。与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多了,我真的很清楚:他们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差劲。就是没有人愿意从内心去真正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社会青年”现象的出现,除了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及本人意识外。其中有一个更重要因素,是那时的社会和当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造成的。没有工作、就业无门,是造成“社会青年”大量涌现的直接原因。所以,社会青年的成份也是十分复杂的。
   
    从知识层面来分,有两种人。
   
    一种情况是:他们中间,有往届毕业或辍读而从未参加工作的初、高中生。因为家庭经济还承受得起,家长又希望他们继续复读求学深造。是“文革”打断了他们的计划,从而游荡在社会上,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青年”。
   
    另一种情况是: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京、津、沪,沈阳、武汉、成都等大城市的“老三届”学生,家长因害怕让子女到“老少边穷”的地方去,通过各种亲友关系,把他们迁移到苏州这样的中小城市来。他们是离开了原址、原校,流落到“社会青年”队伍中来的一群人。
   
    从社会阶层来分,也有两种人。
   
    一种情况是:家长本来就是穷苦人出身,对文化知识的作用、认识没有感觉,认为“不识字,同样可以参加工作去挣钱”。所以没有让子女去读书,衍生、造就出来的“社会青年”。
   
    另一种情况是:在历次政治或其他运动中,家庭遭受各式各样的变故,经济上实在没有能力让他们上学,使这些子女丧失了读书求学的机会,从而产生出来的“社会青年”。
   
    从北大荒回来以后,在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我也加入了这样的“社会青年”队伍。这是历史对于我命运的安排,我只能认命,却没有时间抱怨。我还要为生存、生活找出路,眼下来看,也只有“上山下乡”一条路可走。
   
    针对“社会青年”的种种情况,在以后“上山下乡”的实践情况中,他们肯吃苦耐劳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性格,表现得格外突出。他们也是一群能讲情谊、有血有肉、敢于担当、能够奉献的正常青年。
   
    因此,我真的想说:在回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段历史时,千万不要忘记了那一群识字少或不识字的“社会青年”。
   
    他们与各届“知识青年”一起,书写了“上山下乡”运动的一段悲凉却雄壮的完整历史。直到此时,“社会青年”的称呼,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思维。而“知识青年”的说法,基本成为“上山下乡”运动中,对所有青年唯一的专用名词了。
   
    从当时整个社会情况来看,疯狂的“社情”,已经是“有工不须作,有书无需读”状态了。这个时候,无论是“知识青年”,还是“社会青年”,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状况是同样的。只是在“文革”中原有的隶属关系,有些不同罢了。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3 22:40 , Processed in 0.0330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