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80|回复: 0

我们分场的小报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7-5-8 15: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5-8 15:29 编辑

摘自2017年第一期《黑土情》杂志  作者:范垂华





      梦寻知青岁月:我们在德都县引龙河农场10分场战天斗地之初,油印小报应运而生。根据“斗争的需要”和分场革委会的指令,也许是受”文革”影响较深,加之青年人的一股虎气,我们把小报名称定为《边疆战报》。分场军代表韩文礼连长对小报十分关切,夸《边疆战报》报名起的帅.植根于引龙河大地.相信我们的小报肯定能办好。

  
      记得创刊第一期小报,头版”告读者”栏就申明了办报宗旨:“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誓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占领无产阶级文化阵地”等等。并热切欢迎边疆战士、广大读者积极投稿。当时,农场的广播喇叭从早到晚都是新闻联播,要么就单调地重复着八个革命样板戏;下工饭后无休止的批判会、讲用会、颂扬会、忆苦会的口号声充斥了业余生活。偶尔,场部电影放映队送来一部”革命电影”,这就是最高层次的文化享受了。各连队也分别订阅了一些《人民日报》、《文汇报》和《黑河日报》,使知青们了解到远在天涯、近在本地区的“文革”动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办的小报也挤进了喧闹的宣传行列,甚至很快占有了一席之地。因为它反映生活快捷,



      贴近知青的生活,真实记录了知青的悠悠岁月。小报,更多地蕴含着一代知青的狂热与天真,冷静与求索。   
  

      小报的采稿、板面、设计、校对、定稿、刻板、油印、发行的一条龙过程,皆由我和周岳两人来完成。小报不定期发行,或8开2版,或4开4版,红蓝套印,图文并茂,有时小报还能与总场办的场报媲美。我们从分场场部、农业连食堂、机耕队、卫生所、小学校、商店又分发到总场和十三个分场,有几期得意之作甚至还寄往《人民日报》和《黑河日报》编辑部。小报的印数从20份增加到45份,有时加印到70-80份。
  

      小报刊载的内容: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知青和全场的凡人新事,林林总总,包罗万像。“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栏目内容极为丰富: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员朱宝志、张焕炜、杜国安割地又快又好:机耕队统计员游宏自制电焊机一举成功;汪松林带领的科研小组白手起家,生产的“九二0”、“五四O六”菌肥对作物喷施后发生奇效;揪斗不法坏分子的现场报道;扎根边疆,普及大寨县的事迹报告会;生产进度评比表……如此等等,跃然刊载在小报上。
  

      坚持半脱产或不脱产办报,是我们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办报的地点也几经更换;大食堂,一百单八将的知青大宿舍,干部宿舍,通信员办公室等等。由于编印小报需要,我和周岳先后从农业连又编到基建排、科研组、大队部工作,还要兼任文艺宣传队的编剧。刻报忙时,突击作战,刻印完为止:下连队劳动时,处处留神新闻素材,记在小本上,以备刊载;遇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我们或在建筑工地劳作之时,或在大场院脱谷收麦也要赶回队部应急出刊。每每此时,能一人完成的,决不两人同往;能半天完成的,决不拖延分秒!各类农活把我们的身体锻炼得更加结实,小报的编者与知青相知相伴,知青们对小报亦产生了浓浓的情谊。
  

      小报的首发式是1968年来初冬的一个傍晚,哈尔滨、上海(当时天津知青还没到分场)两地知青聚集在大食堂就餐之时,创刊号报道了窑地豆腐坊失火及知青扑救火灾的实况。带着油墨芳香的手刻小报迅速散发到各连队,知青反响如何,编者急切知晓。女排的同志反映较快:当时我们都在井边传递水盆灭火。你们光表扬面上的人,没看看还有默默无闻的?还有的说,语言不生动、学生腔。啧啧,提的批评颇有见地并一针见血。评议带着真诚,小报只能不断改进,才能受到大家的喜爱。
  

      几期试刊,小报定为十分场革委会的机关报。报道员阵容强大:游宏、徐镇、肖伟敏、刘觉民、刘斯维、吴文孝、王淑华、潘锋、杨吉玲、贝国兴、刘星桢、章笑梅……今天提起这一行行名字还是那样亲切和熟识。他们从分场的各个方位传递信息,稿件多时,雷同的一类在一篇综合报道里刊登;稿件少时,我们俩既要催促手懒的人,还要自己动笔。小报的版面力争活泼、文体多样、常刊常新。当年的报道员,如今你们又奔忙在哪里?是在上海股市大幕前屏息关注大盘指数升落;是在津门绿茵上与家人悠闲自得;或是在冰城商海的起伏中完善自我;还是在域外它乡继续为生活而拼争?在茫茫人海中,你们或为人父、或为人母,儿女们定会出落得比当年的知青更为英俊和柔美。
  

      一张张小报,竟能引起太多的追忆……
  

      春播夏锄.秋收冬运,小报伴着我们走过了四时花季;收音机旁,红烛灯下,一回回熬过了不眠之夜。“最新指示”一发表,我们反复抄录.认真核对,立即刻写出报供连队学习,生怕抄写有误,最后都要注明“报播记录整理,错字漏句应以原文为准”,也算是我们的小机灵。我们两人刻写,校对慎之又慎,纰漏还真的没有发生过。
   

      一份艰辛,几多欢乐,我们在忙忙碌碌的同时,五好战士、劳动模范的奖状总是不期而至。引龙河十年,《边疆战报》发行百余期。“文革”中我们失去的固然很多,但从那时养成的严谨作风与练笔不辍对日后工作大有裨益,办报使我们活得充实自得。



      1995年9月,引龙河农场建场40周年之际,哈津沪三地百人知青回访团前往祝贺.引龙河水长流不息,当年的知青今日重见黑土,思绪奔涌,几多哭歌笑泪。旅游列车在无垠的荒原轻快前行,我们触景生情,知青们传阅几份尚存的《边疆战报》,捧腹不止,又别有一番情趣……   



      (作者为原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哈尔滨市知青)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3 15:40 , Processed in 0.0286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