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1-17 11:50 编辑
上海观察 作者:钟菡 2017-01-16
他画笔下的华山会是怎样一幅模样?这样的“华山精神”能否在美术界复制?
“华山长卷——田学森七年油画展”日前正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3楼展厅展出。在7年时间里,画家田学森画了近五十幅描绘华山的油画,此次展出的是其中的31幅。其中,最大的尺幅为6.6米长、2.2米高,画作历时近2年完成。
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在“华山与华夏文明”研讨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探讨了“华山精神”在当下的价值。
1975年出生的田学森先后求学于山东、上海,早年多次参加上海美术馆联展,之后游历欧洲。在欧洲生活时,田学森尝试了国画、油画等各种画种,渐渐对东西方文化历史有了个人的对比和思考。他希望能找一个可以长期画下去的主题,并在其中尝试中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在综合考虑下,他选择了华山作为创作主题。
华山是华夏精神的象征之一,它顶天立地,雄浑率真。田学森记得2008年秋天初见华山第一眼的印象:只觉得这山是从平原上拔地而起——突兀坦白,仿佛一个人捧着心站在那里。华山就这样“击中”了田学森。然而,中国的山水、西方的画法能否画出华山的精髓?面对未知的结果,田学森决定去探索尝试。2009年,田学森将上海的房子卖掉,在华山一住就是7年,只为一件事:观华山,画华山。
天气好时,华山游人如织,但那是在山的表层。在山的深处,密林遮蔽,人迹罕至,而好的画画取景点多在风口,不仅没有画室遮风挡雨,连画框都要徒步背上背下,感冒发烧牙疼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遇到各种危险。田学森就这样在山里度过了孤寂艰苦的日子。在座谈会上,他淡淡地说,自己长期在山里面,很少参加聚会,画展结束后,还是会回到山里继续画画。他的这份朴实无华也打动了在场的许多人。
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家周加华觉得,能够这样“寓情于山”的年轻人很少。“艺术市场打开以来,人很难安静下来,尽管看似热闹,但难有真正的好作品。田学森这种坚定朴实的人格精神也彰显在绘画里,他的画经得起品读。”
“现在,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正如很多人去农村想过传统生活,但许多都是在逃避现实社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主任陈建平想到了最近的“回归现象”,他觉得,田学森的回归是精神性的回归,而不是生活状态的逃避。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唐耀忠指出,“身为一个艺术家,对历史文化的责任很重要,有这样的境界才能画出有价值的东西。”他觉得,现在的艺术界有些乱,很多人唯金钱是从,作品越炒越高,然而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是靠沉淀的,“一年年沉淀下去,未来爆发出的能量将是无人可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