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5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早年专攻经济学,近50岁时“半路出家”,112岁“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
2012年9月23日,语言学家周有光在北京的家中。
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昨天凌晨去世,就在前一天,他刚刚度过自己的112岁生日。这位百岁后仍然笔耕不辍的文化老人曾笑言,“或许是上帝太忙了,把我忘记了。”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有光外甥女张马力则说,舅舅一生只承认自己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汉语拼音。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学习经济学、语言学。新中国成立前,他曾被当时供职的银行派驻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他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半路出家”,放弃原本的专业方向,投入文字改革事业中。作为《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人之一,他曾说,“一国人民,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是一盘散沙,不是一个现代国家。推广共同语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先行工作。”
昨天上午在沪举行的“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周有光先生一百一十二岁寿诞座谈会”是此前早已排定的一项活动。座谈会上,周有光的外甥女张马力透露,周老近来身体状态不佳,令她担忧的是,“舅舅不说话了,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的是一片空空、一片茫然。这是从未有过的。”遗憾的是,令她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张马力还回忆起去年10月与周有光的一次谈话,“我问舅舅,‘你从国外回来到现在有没有后悔过?’他说,‘没有,我毕竟做成了一件事。’他所说的就是汉语拼音。实际上,舅舅很早就开始研究汉语拼音了。我的两个弟弟上幼儿园时,舅舅就做实验,让弟弟学他的拼音,看小孩子能不能接受。”
在数年前曾专访过周有光的主持人曹可凡的记忆里,“周老对待人生的态度举重若轻。我问他和爱因斯坦当年见面还记得哪些细节?他的回答是,都是些普通的相处,没什么价值,早就忘了。”在曹可凡看来,普通人往往看重的世俗价值,周有光觉得没什么价值,反而是生活中的普通小事,尤其是人生经历的苦难具有真正的价值。“他记不住和爱因斯坦见面的细节,但他能记住上学路上,乌鸦飞过时,鸟屎掉在了他鞋子上,他觉得特别有意思。”当时,已经106岁的周有光还给曹可凡展示了他新发明的“打字机”,“是和电脑连接,比我们现在的电脑键盘打字更方便。再往前想,如果没有他参与发明的汉语拼音,我们现在使用电脑不会这么方便”。
张马力介绍,到了晚年,周有光的身体非常虚弱,一天的食物是8杯营养液。“舅舅变得有点天真,开始时不肯吃营养液,需要家里的小保姆‘爷爷乖’、‘爷爷再喝一口’这般哄着。但他还是坚持看很多报纸,除了中文报刊,还读《纽约时报》、《朝日新闻》等外文版报纸。”周有光有句话常为人所乐道,“过去要从国家看世界,现在要从世界看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