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回复: 0

以“光复”为名——名称中的台湾光复印记

[复制链接]

9522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382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2025/10/2009:27:42


  新华社台北10月20日电 题:以“光复”为名——名称中的台湾光复印记

  新华社记者齐湘辉、周文其

  在台北东区,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重要干道,名曰“光复北路”“光复南路”。这条路北可至松山机场,南可到基隆路,穿过松山区、信义区、大安区,沿途遍布大小店铺、办公场所、住宅民居,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在老台北人记忆中,对于延吉街至光复南路巷弄中弯弯曲曲的道路印象深刻,这条路原是“三张犁支线”铁道,总长2公里多,过去只要站在孙中山纪念馆的台阶上,就能看到列车缓缓驶过。

  在抗战胜利、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寻访宝岛光复印记,经常与“光复”这个名字不期而遇。花莲光复乡、光复车站、新竹光复路、光复桥、光复市场、光复厅……这些名字承载着历史记忆,已经融入台湾百姓日常生活。

  为何台湾有如此多地方以“光复”为名?细细考究,答案就要追溯到1945年8月15日。

  据史料记载,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同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举行,短短两个月台湾社会最忙碌的,就是改各种名称——人名、店名、公司名、街道名……为的是消除日本殖民色彩。

  1944年1月至1946年2月驻留台湾的日本记者伊藤金次郎记录下了当年“日本色彩之褪落”。他在文章中写道,日本投降后,台湾人不分城市乡村立即恢复原来姓名。街名中,与日本殖民台湾有关的名称,如以台湾“总督”命名的街道,一律改为中山路、光复路等。

  “对台湾而言,日本投降带来的最大意义就是台湾光复,证明台湾属于中国,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嘉林说。

  戚嘉林长期致力于台湾史研究。据他考证,日本在殖民统治台湾时期推行奴化教育,要求台湾人改日本名,台湾街巷也不能取中国地名,要依照“町目番”的日本方式命名。为消除殖民影响,1945年10月22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下达对台北街道进行名称改正的命令,11月17日颁布《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确定四项命名原则:缅怀伟大人物和重要事件,如中山路、光复路和纪念郑成功的延平路等;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中华路、信义路、和平路等;宣传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如民权路、民族路、民生路等;适合当地地理或习惯,且具有意义。

  “台湾光复后,全台狂欢庆祝回归祖国。日本投降后,其文化影响迅速消减,台湾回归到中华文化体系的社会架构,这是历史事实,也从历史、文化上证明了台湾本来就属于中国。”戚嘉林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各县市乡镇出现了许多以“光复”命名的道路。不仅街道,市场、桥梁甚至乡镇,都出现了“光复”之名。戚嘉林说,更改地名对民众而言,不仅涉及称呼改变,还涉及户籍资料等一系列更正。当时台湾民众普遍欢迎,欣然接受地名更改。

  花莲光复乡就是台湾光复后新成立的乡镇。1946年3月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将原名马太鞍的地区,通过行政区域重划,从原凤林镇、瑞穗乡等行政区分出多个村落合并,成立新的乡镇,特意命名为“光复乡”,以纪念台湾光复。1951年,原有的“台安”车站配合光复乡,也改名为“光复车站”。

  新北板桥最早与台北相通的一座桥梁在日据时期名为“昭和桥”,1945年后更名“光复桥”;日据时期新竹地区有一条轻便轨道,战后为庆祝台湾光复,被命名为“光复路”;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正对面,有一座“光复市场”,早年是周边许多眷村的“生活必需”,经改造如今已变身为现代化的市集……

  尤有纪念意义的,是台北中山堂二楼光复厅。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二层大厅举行,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降书上签名盖章。5分钟的仪式宣告日本在台50年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宝岛重回祖国怀抱。如今,中山堂依然保留着举行受降典礼时的装潢风格,那见证了重要历史时刻的大厅改名为“光复厅”。

  “台湾有这么多地方以‘光复’为名,说明台湾光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台湾自媒体人翟翾说,80年过去了,光复的记忆一直存在于台湾人的日常生活中。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不可忘却的记忆。

责任编辑:日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10-20 17:36 , Processed in 0.0193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