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回复: 0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复制链接]

951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36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熠 日期:2025-10-17

本报专访《沉默的荣耀》导演杨亚洲

《沉默的荣耀》剧照。

■从人性化视角融入,避免神化英雄,展现朱枫主动赴台的信念、聂曦的幽默感等“烟火气”细节,使信仰力量更具说服力

本报记者 张熠

由于和伟监制,于和伟、吴越、魏晨、曾黎领衔主演,中国移动咪咕等联合出品的谍战纪实传奇大剧《沉默的荣耀》正在CCTV8及咪咕视频等渠道热播。该剧首次以电视剧形式呈现1949年—1950年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实事迹,揭秘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细节。

“历史需要被诚实凝视,尤其当它浸透了信仰的热血与牺牲的沉重。”昨天,导演杨亚洲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阐述了剧集创作的幕后故事,“我想通过‘集体荣光’而非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还原隐蔽战线‘无名者接力’的历史真相,将这段尘封70年的历史搬上荧幕,填补谍战题材的空白”。

《沉默的荣耀》以隐蔽战线的同志和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原型,再现解放战争最后的关键时刻,暗流汹涌的台湾岛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剧中,主人公吴石将军(于和伟饰)是为中共华东局工作的一名隐蔽战线工作者,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朱枫(吴越饰)、陈宝仓(那志东饰)、聂曦(魏晨饰)等人紧密配合,在数月内多次传递绝密军事情报到大陆,帮助解放军在多次战役中研判敌情,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传奇。

杨亚洲说,本剧的创作源于受吴石、朱枫等烈士真实事迹的深度震撼。团队在筹备初期发现,这段历史因特殊性和保密性长期鲜为人知,烈士们“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决绝精神,成为剧集的核心叙事动力。“在已知结局的前提下,我们通过人物抉择的细节刻画强化感染力。从人性化视角融入,避免神化英雄,展现朱枫主动赴台的信念、聂曦的幽默感等‘烟火气’细节,使信仰力量更具说服力。”

作为首部聚焦台湾隐蔽战线真实历史的剧集,《沉默的荣耀》的史料挖掘与考据过程面临特殊挑战。“我们通过四大渠道搜集史料,一是官方档案协作;二是家属口述历史,他们提供了烈士相关资料;三是学术研究成果;四是实物考古验证。”杨亚洲说。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该剧剧本由国家安全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创作,并得到学术专家及烈士家属们的大力支持。“基于解密档案和家属口述,我们复刻了1949年台北街景、情报密写技术等历史细节,并确保关键历史事件如吴石传递情报方式、朱枫被捕细节的准确性。”

杨亚洲强调,剧组严格遵循史实,关键事件如吴石潜伏国民党“国防部”、朱枫传递情报等均基于解密档案和家属口述。在拍摄过程中,剧组辗转鼓浪屿、上海等地取景,并走访英雄后人。他用“用显微镜拍历史”形容团队的创作态度,“我们使服化道成为会说话的史书,当朱枫整理旗袍领口的动作与就义前照片完全重合时,观众瞬间理解了‘隐蔽战线’四个字的重量”。

对于剧名与“荣耀”的内涵,杨亚洲解读:“真正的荣耀往往诞生于无声处,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姓名,本就是照亮我们前路的星辰。”他说,当代观众应读懂三重“荣耀”,一是信仰的纯度;二是集体的智慧,通过情报链上每个环节的普通人,揭示隐蔽战线是“没有主角光环的集体英雄主义”;三是和平的代价,剧中烈士的牺牲,让观众直观理解——我们今天享有的和平,正是先烈用“沉默的牺牲”换来的“沉默的胜利”。


责任编辑:日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10-20 11:21 , Processed in 0.0153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