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0

“喝两天瘦三斤”的酸奶,能喝吗

[复制链接]

9556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500
发表于 2025-9-30 11: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翀 日期:2025-09-30

摄影/朱老师

最近,某品牌一款售价49元的酸奶产品在社交平台走红。有消费者说它是“大餐救星,连喝两天瘦三斤”“不仅好喝,还能让你继续享受美食无负担”。但也有消费者表示,喝了该产品后出现腹泻症状。这样的酸奶真的有助于减肥吗?

体重下降并非减肥成功

“腹泻导致的体重减轻绝对不是减肥。体重下降只是短期水分流失的结果,不仅没有减少脂肪,还会对身体造成多重危害。”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指出,不能简单把“体重下降”与“减肥”画等号,腹泻更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排毒”。

减肥的核心是减少“脂肪量”,而腹泻后的体重下降减少的基本是“肠道内水分+食物残渣”的重量,与脂肪消耗毫无关系。一旦停止腹泻,恢复正常饮食,身体会迅速补充流失的水分,体重很快就会反弹。

同时,腹泻会导致人体大量流失钾、钠、钙等电解质,而电解质是维持心脏跳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的关键物质,一旦失衡可能引发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前者会导致心律不齐、肌肉无力,严重时诱发心力衰竭;后者会引发头晕、恶心、意识模糊,甚至休克。

可见,腹泻与“排毒”没有任何关系,频繁腹泻还会导致肠道黏膜绒毛受损,影响营养吸收,危害身体健康。

膳食纤维不是越多越好

为什么一杯酸奶会让消费者出现腹泻症状?

记者查看该品牌酸奶的介绍发现,相关酸奶可以说是“大量益生菌+大量膳食纤维”的组合,包括100亿益生菌,以及西梅、油柑、荷叶、火龙果、白芸豆、羽衣甘蓝等富含膳食纤维的原料。以此推测,部分消费者饮用后出现腹泻症状,或与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益生菌、膳食纤维有关。加上酸奶为低温产品,也会刺激肠胃。

虽然益生菌、膳食纤维有利于健康,但适量食用即可,多了反而得不偿失。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为25克至35克。膳食纤维吃得太多,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痛、腹泻等,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医师林国乐指出,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对肠胃造成负担。由于纤维素在人体内无法消化分解,过多的纤维素会导致肠道阻塞,严重的还会引发肠梗阻。同时,纤维素会导致胃排空时间延长,易引起胃酸反流,对胃和食道造成“腐蚀”。

好酸奶看两个指标

饮用酸奶,同样适量即可。乳业研究专家指出,益生菌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但可以理解为通过科学验证对人体有健康功效的乳酸菌。所以,发酵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9302对酸奶中的益生菌含量没有规定,但对活性乳酸菌含量有明确要求:每100克酸奶中乳酸菌活菌数量不得低于1×108CFU(菌落形成单位)。

通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所需的益生菌没有严格标准,以保持体感舒适为宜。但是,倘若摄入过多含有益生菌的酸奶,产品中的其他成分可能会超出人体需求,如乳糖、益生元、某些种类的代糖等。若它们超出人体的耐受范围,有可能会引发腹泻等症状。

从专业的角度看,一杯“好酸奶”并非只看益生菌含量,而要综合评判。

一方面,如果企业声称添加了某些益生菌,那么企业要明确标明益生菌的种属名、菌株号,以及含量或添加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该菌株须经过科学试验,验证具有健康功能。

另一方面,蛋白质含量也很重要。就乳制品而言,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越高。根据国家标准,发酵乳的蛋白质含量须≥2.9g/100g,风味发酵乳须≥2.3g/100g。

本报记者 任翀

记者手记

这已经不是某品牌酸奶产品第一次引发话题了。2021年,该品牌宣称产品具有“超强抗氧化功效”“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因虚假宣传被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罚……

为什么多次“创新”引发争议甚至被处罚?原因之一,恐怕是有的创新忽视了科学逻辑、安全健康和法律法规。

食品的核心属性应当是“安全”,可从市场反响看,不少产品没有体现安全,而是强调“非常规概念”,最终变成了制造话题的“流量工具”。

虽然说创新需要“不走寻常路”,但不意味着可以践踏底线。以食品行业为例,“底线”至少有双重维度:一是法律法规明确划定的红线,包括食品安全标准、广告宣传规范等;二是科学基石,作为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产品,食品里的成分、剂量必须基于科学验证,需充分考虑人体耐受度与潜在风险。然而有些“网红”品牌将“流量优先”置于“安全与科学”之上。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会扰乱食品行业的发展秩序。

剖析这款“瘦身酸奶”,也是希望为更多的“网红”品牌提个醒:真正的食品创新,不是堆砌成分、加码剂量、编造概念,而是在科学验证基础上的优化升级,并体现为消费者健康着想的责任感。否则,等待“新品”的只有消费者的“用脚投票”和监管部门的依法查处。


责任编辑:日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10-31 07:25 , Processed in 0.018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