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回复: 0

老上海的茶业

[复制链接]

949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297
发表于 2025-9-19 1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25-09-19


中国是最早生产和出口茶叶的国家,“榷茶始于唐代,至宋遂为国赋”。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上海镇已设茶课局,是当时江南茶叶的重要集散地。

茶叶业依其经营业务的差异,可分为茶行、洋庄、土庄、门庄4类。此外,还有从事茶叶出口业务的外商洋行。

茶行,是以代客买卖为主、自行购销为辅的中间商行业。旧时,茶行有官商之分。领有礼部颁发之“帖”者,称官行,可公开收取佣金。明代规定,商茶需“纳钱请引,引茶百斤,输钱二百”。茶行的经营业务,主要是代客向各地来沪的茶庄推销毛茶,抽取佣金。或将茶客来货买下后再转售他人。1929年,上海有茶行21家,每年交易毛茶约10万包,每包150斤,约15万担。

洋庄,旧称茶栈,是以代客买卖为业的中间商行业。茶栈,一般无“帖”,买卖双方不见面,佣金无规定,常以压价、抬价手法谋利。茶栈与茶行不同,茶行专做毛茶的代客买卖;而茶栈则专做出口箱茶的代客买卖,即将路庄茶(由产地茶厂制作的茶叶)或土庄茶(由上海茶厂制作的茶叶)中介销售给洋行出口,并向茶庄抽取销售额2%的佣金(洋行不付佣金)。上海茶商为把茶栈与炒制茶叶的茶栈区别开来,故又称茶栈为洋庄。

土庄,即上海本地的茶厂(也称土庄茶栈、炒茶栈、茶栈),是以加工炒制茶叶为主、兼营购销业务的行业。早期茶厂制茶工艺守旧落后,以铁锅作为炒制工具,用手工揉捻、烘炒,产量低,成本高,而品质不高,难以同锡兰、日本的机制茶竞争,因而外销日渐减少。光绪初年,渐用机器制作,外销数量有所增加。上海土庄茶厂中,以徽帮最多,广帮次之,本帮又次之,余为甬帮、绍帮和赣帮等。

门庄,又称店庄,是门市零售茶叶的行业。上海的门庄茶店,已有数百年历史。据传,初有徽州木工胡某贩卖茶叶来沪销售,获利甚丰,遂成大富,于是就在上海、松江等地开设以“鼎”“万”为名的联号茶叶店22家,号称“九鼎十三万”。同乡人仿效来沪设庄,故上海经营茶业者以徽籍人居多。清道光年间,上海已有门庄茶叶店20多家。宣统年间,上海门庄茶叶店有50多家,大部分集中在南市一带。

(摘编自《上海副食品志》)

责任编辑:日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10-14 14:06 , Processed in 0.0185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