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日期:2025-09-02
方翔
近日,在南京西路街道举行的一场活动中,多家小店为参与居民提供专属消费折扣券,鼓励大家走进街区体验在地生活。
与传统的满减消费券相比,社区消费折扣券只能算是“微消费券”。然而,“小而美”的优惠,既降低了市民的生活成本,又能为商户带来稳定客流。像小东门街道曾推出面馆优惠券,让快递小哥每月省下百余元午餐费;公益维修服务券不仅为居民带来便利,也让“小修小补”的商家有了固定客户。
“微消费券”的优势不仅在于折扣,更是一种“杠杆”,通过精准捕捉街区资源的“供需错配”,让更多群体参与街区共建共治。当快递小哥享受优惠后主动参与社区安全巡逻,当“小修小补”商家服务到更多社区居民,基层治理的“向心力”便在消费互动中悄然凝聚。
“微消费券”既解决了社区达人的“服务无门”,又成为连接专业服务与民生需求的“桥梁”。我们不仅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微消费券”发放效率,也要顾及社区老年居民的需求,通过纸质消费券惠及更多人群。同时,“微消费券”的发放要完善反馈机制,根据商户经营数据、群体消费偏好动态调整优惠策略。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