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嘉珺 日期:2025-08-20
近日,上海一家长带10岁孩子游玩某乐园时,因穿鞋测身高超限1厘米被告知无法享受优惠价,脱鞋后却达标。涉事乐园坚持“穿鞋测量”规定,经投诉后才退款。此事一出,再次把儿童票按身高收费的争议推到了大家面前,目前儿童票多以身高为准,但随着孩子普遍长高,该标准被吐槽过时。高铁、飞机已按年龄购票,景区是否该跟进引热议。
Davy.Z:应该以年龄为标准。同龄孩子有高有矮,不应以身高为依据。
Vana:儿童优惠,不是身高优惠。出发点不要搞错,建议尽快更改。
Amanda:应该按年龄算,我们学校里有个男孩,10岁身高就到了170厘米。
eko:我们家的孩子12周岁不到已经有170厘米,幼儿园开始坐公交就要买票了,140厘米以下的儿童票基本没享受过。
犇犇:应按照占有资源的形式来看,排他性的看年龄(高铁、电影院之类),非排他性的看身高(地铁、游乐园之类)。
名字还没想好:有些危险项目,比如过山车等,的确需要看身高,太矮的肯定不行,安全带都不一定绑得紧。
卡拉:既然要优待儿童,就该既按身高又按年龄,哪个更利于儿童看哪个,这可以免去很多争议。
朱渭秋:儿童身高标准确实应该重新制定,测量时让孩子脱鞋肯定不方便,可以采用穿鞋身高减1至2厘米(看鞋底的厚度)的方式。
祝枝山:儿童的定义不能光以身高作为标准,应辅以年龄。
张弛:如果要求看岁数,那就必须出示能够证明年龄的证件等材料,这对非实名制的购票场合,管理成本会更高。本报记者李嘉珺 整理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