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光影为媒,豫园化身夜间实景博物馆

[复制链接]

9321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695
发表于 2025-8-8 16: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文汇报 作者:徐晶卉 日期:2025-08-08

首度开放夜游,采用小团批次化导览模式

夜风拂过百年紫藤枝蔓、光影在隔水花墙上游走、大假山在声光电中舒展水墨肌理……有着46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园翻开新“夜”章:今天起,豫园将首度对外开放夜游,以“豫享山林”为主题,化身一座流动的夜间实景博物馆。

开拓文旅流量场景的同时,豫园也同步开启文物活化的文创大门,夜游与文创联袂登场,走出一条文物活化与文旅商融合的创新路径。

光影为笔开启百年园林新篇

豫园一直以来都享有“东南名园冠”的美誉,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符号。如今,这座古老的园林以光影为媒,开启一场跨媒体沉浸式文化夜游。

记者获悉,夜游豫园项目于2024年7月启动,历时一年筹备完成,主题为“豫享山林”,旨在让游客欣赏过园外繁华的夜景后,步入园内体验山水林泉的静谧与夜间园林的别样意蕴。整个夜游动线设计约350米,采用小团批次化导览模式,共设二十四景,通过灯光点亮、动态投影、MappingShow等多种形式,徐徐展现豫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光,成为跨越时空的翻译者,将凝固的文物转化为流动的故事。

项目筹备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是如何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光影秀——既不能对文物产生任何影响,又要与周围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如今,在严守文物保护红线之下,灯光仿佛“隐形的画笔”:三穗堂内,《梅花仕女图》中的伊人从泛黄的绢帛中苏醒;仰山堂内,馆藏海派山水画在光影中瀑布奔流;大假山前,嶙峋山石仿佛化作变幻万千的山水画卷;万花楼外,400多岁古银杏见证四季流转于瞬息……光影将夜游“再造意境”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

24处光影节点,5场量身定制的Mapping Show,将“物境、情境、意境”三重古典美学层层递进。与白天游览相同,夜游的压轴景点同样在于“镇园之宝”——玉玲珑。记者提前探营看到,在光影映衬下,“皱、漏、瘦、透”的太湖奇石被光影赋予生命,“孔孔烟出,孔孔泉流”的千年传说在眼前变得具象化,仿佛走进一场园林美学的沉浸式课堂。

数据显示,暑期豫园白天日均客流在上万人次,而限流的夜色豫园则希望将老城厢历史、城市文化之根的价值理念传递给游客。

文化共鸣联动文旅与商业

如果说夜游豫园是让游客在光影中感受园林之美,那么,“豫见好礼”文创项目则是将豫园的文化内涵“打包带走”。

为更好活化利用馆藏文物资源,豫园从文化基因中挖掘地缘、艺术、意境,并采用IP授权模式,打通文物资源向创意产品的转化通道。“这些文创产品以内容叙事转译园林万象,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件都是触手可及的文化彩蛋。”“豫见好礼”系列品牌主理人卢天天以一款“城市遇山林”系列帆布袋为例解说道,设计师将园内的快楼、穿云龙墙、流觞亭等复刻至袋面上,使之变成集江南建筑美学于一身的“文化痛包”。

记者在“豫见好礼”门店看到,成排精美文创仿佛搭建起一条解码文化的长廊。双瓶洞门化作“平安”书签,“福禄寿喜”回文窗花藏进冰箱贴……每一件产品都是园林美学的微型课堂。卢天天表示,豫园希望用设计翻译文化,让严肃的文物与活泼的市场共生共荣。

作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豫园去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7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数量占比接近四分之一。此次夜游与文创“珠联璧合”,是豫园对文旅商体展融合模式的深度实践。有专家表示,从时间维度来看,夜游创造出全新的夜间消费场景。而从文化价值转化角度来看,文创是夜游的价值衍生,夜游则是文创的“沉浸式展厅”,文化共鸣将直接催化消费行为,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责任编辑:日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8-23 21:38 , Processed in 0.0247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