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回复: 0

“美丽家园”之美,贵在长效

[复制链接]

9321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695
发表于 2025-8-5 15: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谢飞君 日期:2025-08-05

雨棚坠落,反映出城市更新亟待跟上治理“后半篇”

摄影/日升

谢飞君

今夏杨浦某小区接连发生两起雨棚坠落事件,让“美丽家园”改造工程后续维保的责任备受关注。这些由政府统一安装的惠民设施,在保修期过后在该小区显露老化隐患,居民期待统一排查与“售后”,物业却因权责不清、能力有限而陷入被动。这一个案警示我们:要让“美丽家园”持久美丽,必须明晰各方权责,破解维保难题,实现长效治理。

“美丽家园”工程作为上海焕新老旧小区的惠民之举,依托政府配套资金改善居住环境,成效显著,广受欢迎。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小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从制度设计上加以完善。

首先,项目必要性审查有待强化,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小区而言,政府投入资金固然重要,但也需精准对接居民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如雨棚事件中,有居民表示,当时为配合整体改造拆除了自费安装的牢固雨棚,如今面临安全隐患就觉得该由物业统一解决。这提示我们,项目启动前应充分了解小区居民的意见,通过精准立项,提升居民获得感,减少后期争议,这也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关键。

其次,要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流程,推动成本透明化。项目预算应清晰透明地向小区公布,鼓励小区根据业主大会决议的实质性需求申请经费;项目实施需精打细算,杜绝“糊涂账”。部分小区反映工程实际价值与投入感知存在较大落差,虽有主观因素,但也反映出加强成本管控、提升效益感知的必要性。不妨探索“资金拨付、小区招标”模式,让小区作为甲方在政府平台上招选施工单位,形成明确的市场契约关系,有助于压实建设方质量责任,使后续维修诉求回归市场主体协商解决,有效规避政府“无限责任”。

不难发现,减少争议的核心在于各方要明确权责边界,实现“建管”无缝衔接。“美丽家园”改造新增的设施设备,其产权及长期管理维护责任归属,很有必要在项目规划或竣工移交时即予以明确。政府角色应从“大包大揽”的建设者,转向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项目启动前的充分沟通中,必须清晰告知居民后续维护成本归属,引导形成“谁受益、谁负责”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改造后提升的硬件设施(如升级的绿化、新增的充电桩等),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养护标准和成本。这也需要项目在规划阶段即同步考虑后续管理方案和经费来源,并通过业主大会形成决议。物业企业需被明确纳入维保体系,其能力提升与合理成本补偿机制也应同步设计,避免出现“硬件提升、软件脱节”,导致设施失管、资源浪费,最终损害改造成效和居民获得感。

“美丽家园”之美,贵在长效。雨棚坠落之险,反映出城市更新亟待跟上治理“后半篇”。唯有建立项目全周期管理概念,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区主责、居民参与的长效治理机制,方能真正守住改造成果,让“美丽家园”的惠民初衷历久弥新,从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责任编辑:日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8-24 05:12 , Processed in 0.0224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