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委书记:让能干事、干成事又不出事的干部显山露水 撰文丨高语阳 余晖 4月2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产业园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刚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陈刚指出,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努力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断开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要进一步传导压力,让压力转化成干部的内生动力,以结果为导向考核干部,让能干事、干成事又不出事的干部显山露水,用考核指挥棒推动干部勇挑大梁、担当实干。” 自治区主席、领导小组组长蓝天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维平出席。 政知君注意到,自治区产业园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此前已经设立,这次是陈刚履新自治区党委书记以后,首次以这一身份开会。 
资料图 产业园区,是指经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以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区、示范园区)、产业园(区、示范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 可以看到,园区是区域经济的“小单元”,因为其要素聚集,产业园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参与区域产业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对于广西而言,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 第一,广西的产业园区数量多,规模大,项目承载能力强。 例如,去年底,全区产业园区项目建设集中开竣工活动举行,涉及的项目分布在14个市产业园区,投资额超亿元的有404个,总投资3358亿元。其中,产业项目329个,总投资2842亿元,占比超85%,预计全部达产产值4490亿元。 第二,作为沿边省份,广西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统领。 作为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在建项目投资超万亿元,初步形成“东部地区研发+广西中间品生产+东盟产成品制造+全球市场”的跨区域跨境产业合作路径。目前,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已承接跨境跨区域产业链项目140多个、总投资超2400亿元。 根据广西总体规划,广西正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统领,推进各类园区建设,打造“4+3+7”矩阵式园区布局,形成协同联动、错位发展、相互服务的发展格局。 为此,广西建机构、出政策。 一方面,广西组建了省级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统筹推进园区开发、投资促进及改革等工作,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为破解产业园区发展瓶颈,广西攻坚克难,出台针对性举措。例如,为解决产业园区散小弱的局限性,广西按照“区位相邻、产业相近、集约高效、集聚发展”的原则,将全区188个产业园区优化整合为120个园区,园区数量与管理机构大幅精简,散小弱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目前,广西产业园区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12月,广西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全区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9万亿元、增长9%,占全区比重超过80%。 在此基础上,陈刚召开专题会议,在充分肯定前阶段全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后,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他指出,强化园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抬头看路,干一年、想三年、看十年。 要进一步形成园区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在“蓝海”中找到先发优势,在“红海”中找到比较优势,在“新海”中找到整合优势。 要进一步总结梳理政策,着力破解政策卡点、堵点问题,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竖向贯通性、横向一致性、园区便捷性和企业可及性。 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对接好国家部委,推动自治区各方面资源向园区倾斜,合理妥善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资金、管理权限、人员待遇等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政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