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2|回复: 0

他为中国现代雕塑开渠奠基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6-8-9 1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6-8-9 10:56 编辑

2016年08月09日 文汇报  记者 范昕

刘开渠创作于1934年的浮雕《母与子》。(中华艺术宫供图)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曾经人手一套的 《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全)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封面上使用的领袖浮雕肖像,都是出自刘开渠之手。这是一位值得中国人去认识、了解、研究和记住的艺术家。他曾亲手为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立碑,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和深远影响。
   
日前,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华艺术宫、刘开渠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展于中华艺术宫揭幕,精选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50件雕塑原作和数百件珍贵历史文献,全面呈现他的艺术人生并系统阐述他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关系。
   
雕刻一座来自人世社会的新飞来峰
   
1933年,受蔡元培之邀,刘开渠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学成归国,并受聘于国立杭州艺专,担任雕塑系主任,为发展中国雕塑事业担起重任。归国第二天,刘开渠在上海拜访蔡元培,鲁迅恰好在座,顺口说了句“过去中国的雕塑只做菩萨,现在该轮到做人像了”。这话于刘开渠而言似有醍醐灌顶的意味,成为他一生雕塑创作的宗旨。他自言,要“雕刻一座来自人世社会的新飞来峰”。
   
1934年的 《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39年的 《王铭章骑马像》《李家钰骑马铜像》、1944年的 《孙中山铜质坐像》 等,均为刘开渠早期的代表作,意在唤起国人的革命热情与斗志。完成于1945年的大型高浮雕 《农工之家》,更可被视为艺术家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为自己、为大众塑造的新桃花源。这是中国雕塑史上第一件以普通劳动者形象为主角的作品。起初,刘开渠希望将一件表现工农劳动场面的浮雕置于 《孙中山铜质坐像》 下面,最终因经费有限未能做到。
   
这个想法在他心中长时间酝酿,最终呈现为高333厘米、宽140厘米的 《农工之家》。雕塑以带有些许中国传统画像石、画像砖味道的浅浮雕作为远处背景,用近乎圆雕的高浮雕突出近景的主要人物形象,如正在哺乳的妇女,带着小羊的男孩,相对而坐的两位中老年农夫,跨在猪崽背上的小女孩,纺线的少女……它们组合成一个奇异的空间,是刘开渠对往昔恬静生活的追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想化表达,似乎代表着千千万万中国普通大众的生活梦想。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凝结激动人心的历史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无疑是刘开渠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巨作,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大型公共艺术工程。
   
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动工,刘开渠任设计处处长和美术组组长,牵头并参与纪念碑浮雕的创作。有感于马赛曲等西方高浮雕纪念碑直观、生动的效果,刘开渠建议将纪念碑的台座设计为凝结着激动人心历史的高浮雕。经过反复协商、几次校改与调整,这组浮雕最终确立为四面共10组,不以伟人、领袖作为表现对象,而是聚焦人民大众,采用接近大众审美的写实表现手法,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百余年来的斗争史实。刘开渠亲自创作了纪念碑台座正面的3块:《胜利渡长江》 《支援前线》 和 《欢迎解放军》。
   
此次展览以喷绘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高达2米、宽至6.4米的 《胜利渡长江》。此外,观众还可以看到其中的8件浮雕小稿,分别刻画的是渡江船娘、渡江指挥员、渡江战士、支前农民等普普通通的民众形象。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4 09:32 , Processed in 0.0283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