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超大型城市,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届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陈岩针对慢性病老人在居家养老时的医疗需求,建议鼓励民营护理院开展嵌入式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市人大代表陈岩
根据《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检测统计信息》,202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65岁以上人群的占比分别为36.1%、25.9%。从老年人的经济能力看,2020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的人数共计434.29万人,平均养老金为每月4779元。《上海市养老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20》的研究数据则显示,2020年4000元以下的养老机构占比为66.78%,4000元至6000元之间的养老机构数量占比为25.34%,超过6000元的养老机构数量占比7.88%。也就是说,养老金仅够支付普通养老院的费用,难以维持其他生活所需。
从社会机构的服务能力看,养老机构也“供不应求”。2020年全市养老机构729家,养老床位数量15.9万张。《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预估2025年末养老床位达到17.8万张。这些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居家养老仍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模式。
广泛的居家养老,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医养结合”出现断层。老年人生病住院一般以两周一个周期,出院后回家通常缺乏专人护理。即使社区提供了长护险服务,但也存在不能及时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问题。“医院没有养老服务,居家没有医疗服务。”陈岩代表指出,对慢性病、需要长期医疗服务的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的医疗就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
同时,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服务也难以跟上。长护险服务由社工提供,而社工人员数量有限,且目前不允许其他人员提供长护险服务。另外,上海全科医生目前约有1万名左右,对500万老年人来说,也是紧张的医疗资源。在服务上,社工人员并非专业医护人员,对医疗护理知识有限,而全科医生在配比偏少的现状下,老年人能享受到的医疗服务也受到限制。
针对居家养老中的各种问题,陈岩代表建议,鼓励民营护理院进入居家养老,提供嵌入式服务。“慢病有管理,疾病早发现,小病能处理,大病易转诊。”在养老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陈岩代表指出,让具有治疗、护理、康复的复合功能的专业护理院进入居家养老、连接社区养老,可以提供一个衔接服务。“既能让老年人平时在家享受到专业的护理,又能在需要治疗时保证老年人享受到便捷、快速、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形成一个医养结合的闭环。”
同时,陈岩代表建议对有条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民营护理院,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试点的准入机会。目前,一些非盈利性民营护理院已经具备了医疗、护理等条件,相当于二级医院的标准。“他们既有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条件,又有极大的工作热情。”陈岩代表表示,在符合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建议给为他们增设“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的执业许可,让其成为老年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试点机构。
此外,陈岩代表还建议将中医适宜技术(非侵入性中医康复技术)纳入居家护理服务项目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