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成都7月6日电(记者 谢佼)1980年,向阳镇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揭开了包括当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改革的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当时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时,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民大胆改革:广汉县金鱼乡1978年秋实行包产到组。同年12月,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摁下手印。但有一道难关横在面前:“人民公社”怎么办?
向阳公社先是把干部划分为行政、农业、乡镇企业3个班子。随后在1980年4月,向阳正式取消“人民公社”牌子,恢复了“向阳乡人民政府”建制。
1980年,中央明确提出在农业领域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基本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此后工业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以7%的土地养活了约占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