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7|回复: 0

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6-6-23 09: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6-6-23 09:48 编辑

陈独秀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图


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初名 《青年杂志》。1917年编辑部迁北京),发起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举世周知。而早在1904年,陈独秀就在家乡安徽创办过 《安徽俗话报》,其缘起及重要意义,多少有些被忽略。其实 《安徽俗话报》 的创办,可以说是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之前的一次“热身”。因为无论 《安徽俗话报》,还是 《新青年》,以内容论,皆鲜明地凸显出他一以贯之的启蒙思想和进步立场;从形式上说,《安徽俗话报》 虽名曰“报”,实际上每月出版两期,可以说是半月刊。


对于为何要办 《安徽俗话报》,陈独秀在1904年3月31日出版的该报第一期,曾以“三爱”的笔名撰文写道:“我开办这报,是有两个主义,索性老老实实的说出来,好叫大家放心。第一是要把各处的事体,说给我们安徽人听听,免得大家躲在鼓里,外边事体一件都不知道……第二是要把各项浅近的学问,用通行的俗话演出来,好教我们安徽人无钱多读书的,看了这俗话报,也可以长点见识。”我们看 《新青年》 后来提倡白话文,其实陈独秀早在创办 《安徽俗话报》 时,就已经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写作白话文了,尽管 《安徽俗话报》 办了不到一年,仅出版了二十三期就停刊。


陈独秀创办 《安徽俗话报》,更直接、更重要的意义,与后来的 《新青年》 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处的,也当数它的“启蒙”作用。其时陈独秀已经看到上海、杭州、绍兴、宁波、潮州、苏州等地办的白话报,但遗憾安徽还没有这样一张报纸。“皖南皖北老山里头,离上海又远,各种报都看不着。别说是做生意的,做手艺的,就是顶刮刮读书的秀才,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坐在家里,没有报看,好像睡在鼓里一般,他乡外府出了倒下天来的事体,也是不能够知道的。”(陈独秀语) 面对这一现象,陈独秀质疑,人生在世,糊涂一生,既不求学问,也不学知识,“岂不可耻吗?”与此同时,陈独秀也“开导”那些一边怀抱娇妻美妾,一边吃着山珍海味,自以为日子过得好不快活的有钱人:你若不问不闻世事,耳目闭塞,一旦出现兵荒马乱,你连到哪里去躲藏谋生都不知,又谈何保得身家性命?!


当然,陈独秀“启蒙”的重心,主要还是落在穷人身上。他主张穷人更要“懂得点学问,通达些时事,出外去见人谋事,包管人家也看得起些”。如果读不起书,没法接受系统教育,那么,“就是买几种报纸来家看看,也可以学点学问,通些时事,这就算事半而功倍了”。可惜当时发行的各种日报、旬报,多是文深意奥,“满纸的之乎也者矣焉哉字眼,没有多读书的人,那里能够看得懂呢?”于是陈独秀想到,“只有用最浅近最好懂的俗话,写在纸上,做成一种俗话报,才算是顶好的法子”。他为此呼吁“各省做好事的人,可怜他们同乡不能够多多识字读书的,难以学点学问,通些时事,就做出俗话报,给他们的同乡亲戚朋友看看”。也就是在发出这一呼吁时,陈独秀意识到自己就可以着手来办这样一份俗话报。说干就干,于是他就联手思想开明、积极倡导新文化,且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同乡、清末秀才房秩五与桐城学堂教师吴守一等人,凑钱创办了 《安徽俗话报》。他们明确分工,房秩五主持教育类文章,吴守一负责小说,其他文章由陈独秀负责;其中“论说”栏文章,则多出自陈独秀手笔。


《安徽俗话报》 为十八开本,每月出版两期,每期二十页左右,印数四千,每期售价五十文。房秩五说,陈独秀其时“意气盛豪”、“极嘻笑怒骂之雄”。但也正因如此,加上陈独秀思想观念的“前卫”,《安徽俗话报》 在广受民众欢迎的同时,也招来一些非议。比如出现在其中的“自由婚姻”等“热词”,尤贻人口实,即使当时某些赞成新思想的人,对此也觉得有点“惊世骇俗”。当时一位名叫胡子承的“知识分子”,就曾为此写道:“其实此时中国人 (接受) 程度至‘自由婚姻’尚不知须经几多阶级;若人误于一偏,不将‘桑濮成婚’概目为文明种子乎? 鄙人甚敬此报,甚爱此报,而又不敢随声附和此报,意欲更图改良,立定宗旨,可乎?”这位胡先生敬仰陈独秀“仁爱其群”的为人,惟其敬仰,所以提出道,“然内地风气至为阻塞,加以专制之官吏,专与学堂、报馆为仇,若无保护而行此于内地,恐后祸未可预测耳”。他甚至还未 卜先知地说,如果 《安徽俗话报》“欲输入东西政治文明之思想于吾群,则必受官吏之凌辱,不 卜可知”。因此他主张 《安徽俗话报》“辞旨务取平和,万勿激烈”,因为“现在民智低下,胆子甚小,毋令伊惊颇也”。而启迪民智,正是陈独秀创办 《安徽俗话报》 的原动力,这点已有前文所述他的“两个主义”佐证。在具体实施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要让穷人买得起这样一份报;其次是,把这份报办成大家都能看懂,且“各项人看着都有益处”———读书人看了长见识、知天下事;种田人看了,了解各地收成情况;生意人看了,知道各处行情;官员看了,明白各地利弊;再不济,闲来无事者看看里面的小说、戏曲、笑话,也可作消遣……这些在当时的陈独秀看来,应该是相当一部分人在“无钱多读书”之外,能够获知的一个途径。尽管或不无肤浅之嫌,但凸显于其中的启蒙意义,毕竟有目共睹。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陆其国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7 11:30 , Processed in 0.0274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