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33|回复: 0

张学良“通共”,蒋介石为何置若罔闻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6-6-9 1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61212日西安事变之后,为什么蒋介石杀了杨虎城,却没有杀掉张学良?对于张学良的通共行为,蒋介石其实早就知道,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直置若罔闻?


蒋把张通共情报束之高阁


早在1936年1月,张学良就已经在陕北洛川秘密会见了中共情报机关负责人李克农。目前已知保存在北京中共中央档案馆里双方的来往电报有十几份。李克农更是根据毛泽东等人的指令,来往于洛川和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之间3次之多。正是由于这种频繁的接洽,双方开始有了互信,进而也就有了4月9日与5月12日张学良与周恩来两次延安秘密会谈。


过去长期以为蒋对张暗通中共的情况并不了解。但台北大溪档案(即蒋中正档案)公开后,人们才发觉,原来早在张学良与李克农第二次洛川会谈后,蒋就已得到了消息。据当年戴笠上报蒋介石的一份报告记载,3月5日张学良与李克农再度秘密会谈的当天,驻洛川的六十七军副官处副官刘宗汉就将李克农来洛情况及达成的协议内容密报了戴笠,称“张学良氏有与匪合作消息”。


戴笠马上向蒋介石做了报告。然而,对如此重要的情报,蒋介石竟不予重视,报告原件未做任何批复即被存档了事。


内部威胁甚多让蒋无暇他顾


其实当时,地方军阀为保存实力而暗中与红军妥协,蒋介石已见惯不惊。中共在西北日渐活跃,并深入东北军、十七路军,对此蒋介石也是心知肚明。问题是蒋介石此时要面对的内部威胁甚多,广东的陈济棠,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四川的刘湘,河北的宋哲元,山东的韩复榘,都存在异动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知道西北情形复杂,蒋介石也不能轻举妄动。何况他与张学良还有些私交。


当然,这并不等于蒋介石会对任何暗通中共之事听之任之。1936年8月29日晚,西安国民党便衣特务根据蒋介石密电,逮捕了在东北军中颇有影响力的有中共嫌疑的宋黎等人。蒋的策略是“清君侧”,发现一例清除一例,并以此提醒主事之人。


就张学良而言,他一面与中共秘密联络,一面却也对蒋介石继续表现出忠心不二的样子,一切唯命是从。对于蒋介石的命令及要求,张学良一一贯彻落实。包括在5月12日与周恩来第二次延安会谈时,他都要特别将蒋介石之命令提出,要求红军尽量予以配合,使他能演好自己的角色。故双方这次会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商量让东北军依据蒋介石的命令按时进占延川等地的具体安排。


西安事变中张流泪护蒋


根据陆续披露的档案资料不难看出,虽有多种情报显示张学良及东北军可能有“通共”行为,但蒋介石根本就不信张学良会真心向共。蒋介石在与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的谈话清楚地表现出他对张学良的这种信任。他明确表示:“东北军通共已为不可掩事实,在张汉卿指挥下尚不至为国家害,否则不堪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12月初张学良飞赴河南洛阳谏蒋,并说明东北军军心不稳后,蒋介石明知此时前往西安可能有些风险,却依然相信有张学良在问题不大,毅然飞往西安以图“镇慑”。到西安后,明明在张学良的地盘上,他依旧盛气凌人,甚至扬言镇压抗日学生,结果把张学良逼上梁山。


不过,张学良也算对得起蒋介石。事变发生后除极力保护蒋介石外,时时当着蒋介石的面落泪,也显示其内心对蒋还是有一份感情。多半正是由于蒋介石把这一切看在心里,事变发生之后他才会听从了宋美龄的劝告,虽然杀了杨虎城,却还是把张学良留了下来。


(摘编自《报刊荟萃》)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9 15:53 , Processed in 0.0276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