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加盖”的东风-17俯视图
东方网·演兵场1月2日报道:在近日持续推出的“火箭军成立五周年”系列报道中,东风-5、东风-10A、东风-15、东风-21等火箭军现役装备轮番登场,为军迷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演兵场在八一电视相关报道中发现,一种新形态的东风-17导弹首次曝光,和阅兵时展现的状态有较大差异。
资料图:2019年70周年大阅兵上的东风-17
东风-17不仅是中国第一款投入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同时也是世界上首种进入实用阶段的高超音速乘波体武器。作为当今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高超声速飞行器具备了超高速度和超强的机动性,这两大特性赋予了这类武器极强的突防能力,而现有防御体系几乎没有办法应队这种武器的威胁。
资料图:2019年70周年大阅兵上的东风-17
东风-17弹头拥有一个狭长的尖锐前缘,这是典型乘波体的气动布局设计,使其高速飞行时可减少激波阻力。外界普遍猜测其最高速度达到10马赫,射程在1800公里-2500公里之间,是一款兼顾中近程的战术级武器。该导弹于2019年70周年大阅兵当中首次亮相,外形科幻的乘波弹头高高翘起,威风凛凛地在天安门前缓缓走过,立马就吸引了一大批军迷的关注。
资料图:助推滑翔的乘波体运动轨迹
军事专家杨承军在接受光明网采访时表示,东风-17的成功入列标志着包围中国的反导圈失效,美国费尽心机部署的围堵中国的导弹防御网作用被极大削弱。例如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以及日本即将部署的陆基宙斯盾系统,对于新式武器没有有效的防御手段。
图片说明:“加盖”的东风-17正面
而在这次“火箭军成立五周年”系列报道中,这种新形态的东风-17首次公开亮相,导弹车上部覆盖了一层和弹体内完美融合的外壳,将其乘波体弹头隐蔽在车厢内。而从导弹车正面和侧面来看,几乎很难一眼识别出导弹车携带武器的具体型号。
网络图:网友在阅兵前拍到的“加盖”的东风-17
演兵场猜测,这个才是东风-17的“完全体”状态。早在阅兵之前,就已经有网友拍摄到了东风-17“加盖”的照片,不过,当时封闭弹体的附加外罩还是白色的,并不是如今和车体同样的绿色迷彩。而到了阅兵的时候,东风-17作为战略打击模块的先锋头阵,这层弹体外罩却“消失”了,这显然是为观众可以看得更清楚、更过瘾。
图片说明:“加盖”的东风-17俯视图
有军事观察员告诉演兵场,这种弹体外罩至少有两种好处:首先是提升了该导弹的整体防护能力,由于东风-17需要机动部署,其作战具体环境和时间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遇到冰雹、大风等恶劣气象环境时,外壳可以对其乘波体弹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确保其外形不会轻易变化;另一方面,东风-17“加盖”之后可以获得一定的隐蔽性,例如在应对卫星侦察时,无论是野外机动时从环境中辨别,亦或是公路机动时从车流中识别,其难度都大大提升。
网络图:“星空-2”实验
除了东风-17,中国已经试验了多款高超音速飞行器,例如星空-2号飞行器、凌云通用试飞平台等已经公开报道:星空-2号飞行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研。2018年的某一天,星空-2经过近10分钟飞行后,完成主动段转弯、抛罩/级间分离、试飞器释放自主飞行、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按预定弹道进入落区;而凌云通用试飞平台的投入使用更早,早在2015年12月就已经开始开展首次实验。
资料图:美国AGM-183A
近年来,随着世界军事大国间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除了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导弹以外,除了东风-17这样的像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以美国AGM-183A、俄罗斯“锆石”为代表的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是一个主流发展方向。因此,作为实现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关键,“超燃冲压发动机”这项尖端技术也不断被人提及。
去年年中,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官网上发布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项目公示》,“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赫然在列,则透露出中国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相关领域已经获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