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3日 来源:腾讯网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最近这段时间,与儿童有关的几款新产品或新服务,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一个是据报道正在进行研发的微信儿童版,另一个则是某知名手机品牌新发布的一款手表瞄准了儿童穿戴市场。可以说,一条主打儿童经济的激烈赛道,掀开了“儿童社交”这个隐秘的角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现象。
盘点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儿童产品,炫酷的外观、丰富的功能、十足的趣味……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服务逻辑,都能轻易俘获不少孩子的心,家长似乎也乐见其成。客观来说,一款成熟的儿童产品,不仅可以满足父母掌握孩子安全情况、保持通讯联系的基本需求,而且优质的内容筛选和家长的控制权限,也有助于保障孩子在清朗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然而,仅仅打动家长,还不足以成为畅销的理由,儿童产品最终的使用者是那些虽不谙世事却充满好奇的孩子。以儿童手表为例,明明是同样一款产品,在家长和孩子眼中未必一致。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安全和联络是最值得购买的理由,儿童手表是连接孩子与自己的纽带,是亲情和陪伴的延伸。然而很多孩子却有不同看法,他们把儿童手表视为交友和娱乐的工具,是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这种潜在的矛盾,不仅体现在“要不要买”的顾虑,更制造了不少关于“用多久”和“怎么用”的争吵。
有人认为,社交是成年世界的专属风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人情世故?这种传统看法,或许低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强烈的社交需求。一块小小的手表屏幕,装载着却是一个大大的世界。在这个我们并不熟悉的世界里,好友数代表着人气榜,点赞数衡量着欢迎度,送金币意味着好感度。在孩子眼中,这不是要讲究性价比的产品,而是一种希望体验的生活方式。正如网友所说:“如果你以为卖的是手表,那它确实不值这个价钱,但它卖的根本不是手表,它卖的其实是一张封闭交友社区的入场券。”
也正因如此,有人说给孩子做产品就要学会“蹲下来”思考。因为成年人的视角往往会忽略孩子眼里的光彩,“自以为”洞晓儿童世界的规则,实际上却可能离题万里。比如,在内容生产领域,究竟是居高临下地知识灌输,还是平等地分享交流?在食品制造方面,儿童食物上各种拗口的营养术语,是给家长看的还是给孩子看的?在教育培训市场,那些机器人教育、少儿编程到底是不是孩子真心渴望的空间?儿童产品的畅销逻辑无疑给大众提供了一种启示,不管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是在漫长的人生赛道上,孩子才是毫无疑问的主角。
当然反过来看,不再俯视的同时也要提防仰视。尊重孩子们的需求,不意味着就要一味纵容、刻意迎合。还是以儿童手表为例,如果在本该安静学习的课堂频频响起,倘若不是生活的刚需而是出于攀比跟风,一旦因为自控能力不足陷入沉迷……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产品,也有可能让家长操碎了心。只有在市场规则和成长规律中找到更多公约数,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也赋予家长充足的保障。
有人打趣,成人相见要“扫一扫”,儿童相识靠“碰一碰”。社交的方式或许瞬息万变,但无论如何,那个脆弱的世界需要守护,那群成长的孩子值得用心。
这正是:
蓬头稚子多勤奋。 侧坐沙发表映身。 父母借问遥招手, 怕得好友不应人。
(文 | 程雨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