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2|回复: 0

毛泽东“三峡梦”中最担扰三个问题 防原子弹排第一(上)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8-28 14: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08月27日 10:47:13 来源:凤凰网 作者:党史博采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就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治理长江水患的战略构想,描绘出“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毛泽东的“三峡梦”,在他的有生之年终未能圆,但他的三峡情结却深深植根于心中,并为后来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修这个三峡水库怎么样”

      毛泽东关注三峡,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

      1953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三。毛泽东冒着大雪乘火车来到武汉。2月19日,毛泽东在实地踏勘武汉长江大桥建设选址后,从武汉关码头登上了海军“长江”舰,开始向下游的南京进发。毛泽东专门“点将”林一山随行。

      20世纪30年代,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林一山,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曾担任过辽南省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从事长江水利工作,被毛泽东誉为“长江王”。

      长江之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段称作荆江,号称长江流域的“豆腐腰”,每逢汛期,长江水位常高出堤内10多米,大堤一决口, 10多米的水头倾泻而下,无数的生命和财产被洪水吞噬,有民谚: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1950年10月,林一山提出了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毛泽东亲自审查设计书,并批准立即兴建该工程。1952年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毛泽东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30万军民挥汗奋战,原计划100天完工的工程75天完成。

      站在“长江”舰的甲板上,毛泽东望着滔滔东去的江水对林一山说:“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大河,它脾气好坏,对国家和全体人民利益关系极大,你们可千万不能马虎啊!”

      途中,毛泽东与林一山就长江流域规划和南水北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谈。他问林一山,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的灾害呢?怎样才能兴利除害?

◆1952年,毛泽东在长江舰上听取林一山汇报工作。

      林一山展开《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汇报长江防洪的初步设想,他指着图上大小水库说,计划在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逐步兴建一系列梯级水库,拦蓄洪水,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除洪水威胁。

      毛泽东的目光在规划图上徐徐移动,从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直到长江入海的吴淞口,然后用红铅笔点着三峡出口处问:“你在上游修这么多水库,能不能抵上三峡这一个?”

      林一山肯定地回答:“都加起来也抵不上三峡一个水库的作用。”

      毛泽东又问:“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先修这个三峡水库怎么样?”他凝望着远方,说:“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建三峡工程一事。我的老对手蒋介石也请过美国人帮助建三峡,只是他没有真心想建三峡,他的全部心思花在怎么吃掉我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上面了。所以,他是注定搞不成的。”

      毛泽东虽然认为三峡工程对根除长江水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但当时只是提出三峡工程的构想,还没有立即实施的意图。他让林一山回去后好好研究三峡工程,并且特别嘱咐他对外不要讲,如果有了成果要首先向他报告。

      毛泽东对林一山寄予了很大期望:“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水利搞好了,农业才能长期发展。农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支援工业。你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林一山返汉后,马上组织人员对三峡进行勘察,选取坝址。在《关于治江计划基本方案的报告》中提出三峡坝址拟选在黄陵庙、三斗坪、茅坪等处的初步设想。

      “要把三峡工程列入计划”

      1954年夏,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罕见的洪水灾害。虽然荆江分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灾情严重。长江中下游五省有123个县受灾,淹没农田4800万亩耕地,灾民达1800多万,京广铁路100天不能通车。

      这次特大洪灾引起毛泽东的严重不安。他遥望南国,伫立许久,坚定了修建三峡水库、从根本上治理长江水患的决心,拟将建三峡工程的问题提到中央政治局议事日程上来。

      1954年11月中旬,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毛泽东说,要把三峡工程列入计划,但按我国现在的物力、财力,又不能列入五年计划,只能列入长期计划。他还对在场的一位年轻干部说,将来我死了,三峡大坝修成后,你写一篇祭文,告诉我。这表明毛泽东已决心正式进行长江流域的规划工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修建三峡大坝。

      11月26日,毛泽东的专列在返京途中抵达汉口车站,林一山按通知上车汇报长江三峡工程问题,刘少奇、周恩来在座。专列继续北上,毛泽东向林一山仔细询问了建设三峡大坝的前期研究的有关情况。

      由于毛泽东重视,从1955年起,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为了加强三峡工程研究的技术力量,毛泽东亲自与赫鲁晓夫商谈派苏联专家来华援助长江流域规划、设计等事宜。

      ◆毛泽东主席《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对未来三峡工程的美景心驰神往,充满激情。

      1955年6月,第一批苏联专家到达武汉。经过实地勘测后,苏联专家重视发电效益,主张坝址选在重庆上游40公里的猫儿峡。这与毛泽东设想的防洪效益有着较大差距。12月,周恩来亲自出面做苏联专家的工作,指出长江防洪紧迫且重要,上游枢纽无法控制洪水,三峡枢纽有着“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的独特作用,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苏联专家心悦诚服,赞同中方的意见,在编制长江流域规划、三峡工程设计以及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毛泽东闻讯后很欣慰。

      1956年 5月31日,毛泽东乘飞机从长沙飞往武汉,在乘船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地后,饶有兴致地畅游长江,极目楚天,遥想三峡,宏图在胸。在下榻的东湖宾馆,治理长江、修建三峡大坝的宏伟蓝图在他如椽巨笔之下展开: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这不仅是诗人浪漫的神驰遐想,更是这位伟人心中对长江三峡建大坝的肯定性结论。

      “让他们两个在会上都谈一谈”

      对于修建三峡大坝工程,毛泽东始终秉持科学求实的精神,既向往,又慎重。

      1958年1月,在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专门安排几天时间研究三峡工程问题。他提议把林一山接来全面介绍三峡工程情况。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建议,电力部的李锐有不同意见,林、李二位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观点对立的文章,争论激烈,是否请他也来?毛泽东当即表态:“好啊,把他们都请来,让他们两个在会上都谈一谈。”

      于是,一架飞机载着电力部水电总局局长李锐从北京出发,在武汉停留时又带上林一山,直飞南宁。

      会议室里,大家围桌而坐。对兴建三峡工程两种不同意见的代表林一山和李锐,被安排坐在毛泽东的正对面。毛泽东请他们各抒己见敞开谈,先问林一山:“你要讲多少时间?”林一山答:“要两个小时。”又问李锐:“你要几个小时?”李锐说:“我只要半小时。”

      林一山先讲。他从长江洪水灾害谈起,强调三峡工程在解决防洪中的关键作用,并列举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巨大效益,然后就三峡工程的总投资进行了估算和分析。

      李锐讲得比较简洁,他认为修建三峡水库,涉及移民问题,如坝高200米,估计移民至少要105万人,极为困难;防洪能保护荆江大堤,但对武汉的作用较小;主要就是建一个大水电站,但1957年全国发电量为190亿度,而三峡是能发1000亿度电的大电站,中国可能要几十年后才有此需要;还有国防问题,可能成为敌人重点攻击的目标。

      两个人讲完后,毛泽东发话:“讲了还不算数,你们各写一篇文章,三天交卷。第三天晚上再来开三峡会。”

      第三天晚上,仍在原处开会。林一山的文章洋洋洒洒2万多字,李锐的文章8000字。与会者都看过了文章,作了简短发言。

      毛泽东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说:“关于三峡问题,中央还没有马上修建的决定,对三峡我还是有兴趣的。”他在肯定兴建三峡工程的同时,又充分吸收了反对意见的合理部分,提出三峡工程建设要坚持“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主张“少装机,少投资,先修大坝防洪”,把利用长江水力资源发电摆到第二位。

◆1958年,周恩来率有关负责干部和科技专家共100余人察勘长江三峡。

      毛泽东转身对周恩来说:“三峡的问题,你来管吧!”周恩来谦让说:“这么大的事,还是请主席管。”毛泽东:“我那么忙,哪有这么多时间来管呢?还是你来管。”并伸出四个指头,“一年抓四次”。

      南宁会议后不久,2月26日至3月5日,周恩来率有关负责干部和科技专家共100余人察勘长江三峡,研讨三峡工程问题。同行的有李富春、李先念两位副总理。在察勘南津关坝址后,于3月1日下午,乘船到达三斗坪坝址,周恩来一行到中堡岛实地察勘,他拿起一截地质钻探岩芯反复观看,说:“带一截岩芯给毛主席看看。”

      3月3日,周恩来在船上主持讨论,主题是:需不需要修建三峡大坝,能不能修建三峡大坝,是不是要争取提前修建这个工程。林一山、李锐再次力陈各自的主张。周恩来让水利部副部长、水利水电专家钱正英谈谈。钱正英赞成修建三峡工程。周恩来非常重视不同的意见,他指出:“争论只要是不妨碍工作,有利工作,就应当提倡鼓励;三峡是千年大计,对问题只发展一面,很容易走到反面,为三峡搞得更好,还是可以争论。”“在今后工作中,还允许有反对意见,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我要坐船走长江看看三峡”

      1958年3月8日,中央在成都举行会议。毛泽东在讲话中谈到了三峡工程建设,并建议“三峡问题,就在这里解决”。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的报告时,在第一项中加了一句话:“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还在第五项中,针对要正确地处理长江流域规划工作中的六种关系,加了一条“发电与用电(即有销路)”的关系。

      4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周恩来的报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是为中央关于三峡工程的第一个“红头文件”,文件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估计三峡工程的整个勘测、设计和施工的时间约需15年至20年。现在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

      在这次成都会议上,一些决议或多或少受到“大跃进”思潮的影响,但《关于三峡工程及长江流域水利规划的意见》却是一个例外。由于毛泽东在三峡工程问题上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才使关于三峡工程的意见体现了严格的科学精神。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7 00:28 , Processed in 0.0281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