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7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生键红
◆1939-1940年左英同志所在的皖南新四军“竹子医院”
◆生键红
她,曾是一位教会护士,在救亡运动中寻找信仰,毅然入党;她,被大家称为上海的女儿、中国卫生事业的骄傲;她的腿脚曾两次受伤,但坚强刚毅写满了她的人生……她就是左英,数十年来救死扶伤、战斗在抗战一线,以一颗真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在今年的护士节上,第五届“左英护理奖”大部分颁给了抗击新冠病毒之战的女中豪杰。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上海卫生事业的“爱的使者”。
党的战士
左英,1919年1月出生在上海市南市区(今黄浦区)。15岁那年,她考入了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护士学校,上海仁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三年后的冬天,上海沦陷,被日军占领,但左英与护士姐妹们仍战斗在医护阵地,她们秘密购买药品、医疗器械,送往根据地。
1937年9月12日上海市职业救亡协会(以后简称“职协”)在新中学礼堂宣布成立。“职协”在中共地下党的统一领导下,号召职业界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左英也悄悄地参加了战地服务:救护与慰问伤兵、救济难民、筹募慰劳物品与慰劳金,编印宣传刊物如《救亡周刊》、培训抗日救亡干部等工作。
一位教会护士,在救亡运动中寻找着信仰,这就是左英。1938年2月,她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左英留在仁济医院工作。仁济医院护士职业学校的英籍校长十分喜欢成绩优异的左英,曾语重心长地“教导”她:“中国灾难深重,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共产主义也不能救中国!”但左英心中明白,自己已从教会教友成长为一名坚信共产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员!正因此,留在医院的,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毕业生,更是一颗共产主义火苗。左英在仁济医院内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同时,她还带着护士姐妹们到难民署做防病工作。她们奔走在工人夜校,传授救护知识,秘密募集支前药品、寒衣,组织慰问四行仓库孤军……
我们曾去寻访上海南市西域小学,左英就是在这西域小学的礼堂里,聆听“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学生到南方请愿的演讲,听东北流亡学生讲国土沦丧、父母惨死、日军残暴、唱“流亡三部曲”,这些都在左英的心中激起了爱国忧民之情。
营救“姐妹”
新四军组建之初急需医务人员,上海地下党部署医务界的党员动员医务人员参加新四军。左英动员了上海宝隆医院的八位年轻护士去皖南云岭。他们计划从上海乘船去温州,再从温州转陆路到皖南新四军根据地。然而半个月后,却传来了八位姐妹在温州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消息,左英心急如焚:当初,八位护士姐妹并不知道左英是地下党,她们是因为信任她才去皖南的。左英决定,一定要去营救姐妹,她以护士的身份赴前方慰问抗日志士的红十字会救护队,前往温州。
到达温州后,左英得知,护士姐妹们一起被抓,后来又一起被释放了。她刚喘了一口气,国民党又派人来抓红十字会的救援队员了。抓人的理由都很滑稽:捣乱治安、奇装异服等等。带队的两位领导吴大琨、扬帆当即决定:情况十分危险,必须趁夜转移,直奔新四军所在地安徽泾县。
到达新四军驻地后,左英他们一行人放下行李,就听了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内心的激动与坚定的信仰,激荡在年轻的左英心中,这也指引她开启了军医处的工作,以护士—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投入到伟大的救亡运动中。
筹建医院
上海人惯称护士为“小姐”,这是令魔都女孩羡慕的职业。曾几何时,家中女儿长大,读护校、成为职业护士是全家的骄傲。但上海的护士小姐特别能吃苦耐劳,她们初到皖南根据地时,惊讶地发现,新四军军部竟然没有一所像样的医院。于是,大家索性一齐动手,把破旧的祠堂改建成了新四军的最初医院。但这医院没有病床、没有桌子、没有器材……从大上海来的护士小姐们,个个都是从专业护校培训出来的,她们救死扶伤,奔赴抗战根据地,从不计较条件的好坏,在叶挺将军的指导协调中,多方奔走努力下,终于搞到了一些简单基础设备。接着,大家发挥了能工巧匠的手艺,自制了消毒器具。用砖围成病床,铺上稻草、白床单,标上床号……“病床”整好了,后来又逐步有了药房、化验室、手术室。
随着部队的发展和战斗日趋频繁,新四军伤员越来越多,由祠堂改建的医院已容不下伤员,有人出了个主意:山上到处都是竹子和茅草,何不用来盖房子?于是,奇迹发生了:一栋用竹梁、竹墙、竹门、竹窗、竹床、竹凳构建的竹子医院诞生了。左英带着护士小姐们发挥聪明才智,医疗器具和生活用品,也全由竹子制造。装药的盒子、发药的盘子、换药的镊子、盛药的橱子等等,竹节花瓶中,还插上了从山上采来的山花。一个温馨漂亮的病房,呈现在伤员们眼前。
然而,由于医生护士大多来自大城市,而伤员大多来自工农,生活习惯有较大的差异。医生护士要求伤员严守医疗规则,常常批评他们不讲卫生;伤员们对医生护士不信任、不听医护的指导、指责他们不给伤员用好药,就这样,医护人员与伤员们有了矛盾。左英受命负责军医处工作,她和伤员们讲党的统战、讲遵守严格医疗制度的好处;给医护人员讲伤员们抗战战场上的英勇与艰苦;对不习惯艰苦生活的护士,给予关怀照顾。
渐渐地,左英了解到,所谓军医处的矛盾冲突,是由于一些生活习惯不同、工作作风不同引起的误会,根本不是阶级斗争。她用智慧开展工作,挽留了医护人员的心,稳住了新四军军部医院的医疗队伍。矛盾消除,医护人员最终用优质的服务态度和治疗效果,赢得了伤员们的信任。当地老百姓对新四军医院为他们的治病防病花费的心血,更是感激不尽。
两度受伤
都说,上海女性的骨子里透着的是坚毅。我一直觉得左英妈妈的腿脚不便,后来才知道,她的腿曾两次受伤,她的身上写满了上海女性的坚强和刚毅。
1943年春,日寇集合万余人的兵力“扫荡”,4月7日夜至8日凌晨,在与日军激烈的交战中,船老大负伤了,几位战士也负伤了。这是一场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殊死战斗。我方船只正靠岸时,敌舰上鬼子的火力就猛烈地射了过来。左英刚要用枪回击敌人,突然觉得眼睛一花,浑身一抖,喉咙口血腥味往外冒,手中的枪不听使唤,左腿已难以动弹了。她无力地躺在沙滩上……
身旁一位同志发现她受伤了,大声告诉了胡参谋长,胡参谋长从沙滩东端一个箭步跳了过来,难过地对左英说:“左股长,现在我难以救你了。我必须和鬼子拼!请你自己处理吧!”话音未落,他已奔回原地与日军拼搏去了。这时,敌军已经逼近,左英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被敌人抓住,决不能受敌人的侮辱,她镇定地一面向敌人射击,一面爬向江里……
苏醒过来时,左英已躺在套口附近的一条小船上……她左腿伤势很重,失血过多,心跳微弱,只能隐藏在张家埂张大娘家,其实,就在日本鬼子的眼皮底下。伤愈后,她又马上驰骋在抗日斗争的疆场上。
1949年左英随部队南下解放福建期间,接管旧的国民党卫生机构。1950年接管工作完成后,她前往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卫生会议,在乘车经过江西福建交界的盘山公路时发生车祸,双腿被压断。
爱永绵延
左英的爱心是宽广又深厚的。1949年6月,左英随十兵团进军福建,在卫生医疗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16年之久。贫困的福建,大半地区属亚热带,时有烈性传染病暴发。地方疾病流传着鼠疫、霍乱、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麻风等等。历史上记载有千人村或死亡无人村……经过十年多苦战,左英开创了新中国医疗卫生史上的奇迹,先后消灭了八九种疾病,部分疾病得到控制。其中的每一道工作的细节,每一项医疗方案,都承载着她的心愿和心路历程。她常常念叨:我是医生,只是我身残体弱,对别人关心得不够。她心系灾区、情系希望工程。扣除生活必需开支,她带头捐钱捐物,感人的事迹无法道尽,被百姓们称为“爱的使者”。
周恩来总理牵挂着体弱的左英,1972年,左英回到了出生地上海,她推动卫生教育事业的改革,细致到关注着每一项药品的研发、每一次临床的实验、每一项课程的教改。她筹资成立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资助开办特色学校,对多动症、弱智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此举在全国独其一行。她理解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工作不易,设立了奖励基金。捐赠福利院、救灾、希望工程、人口调查、专家义诊等社会公益工作现场,都有着她忙碌的身影。
左英去世后,子女们把左老生前的积蓄捐献出来,委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代为办理,设立了专项护士基金,传递友善关怀,营造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左英,以其一生的努力,为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倾其所有。杏林春暖,爱永绵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