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间几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文汇报记者 赵维光
当下,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家庭,告别了老式里弄,搬进了新社区、新商品房。然而,新居住小区的相对封闭格局,邻里间几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直潜心市民文化建设研究的本报老读者王星云来信建议,上海的海派“弄堂文化”亟须创新发展,建立小区新的邻里关系,让居民们感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回到居住小区有家的感觉,构建氛围融洽的“熟人社区”。但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亟须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弄堂是睦邻的最近空间。邻里关系作为传统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情感沟通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功能,而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邻里关系也面临逐渐式微的命运。现代社会让人的独立感增强了,人们可以轻松地“躲进小楼成一统”。但这样的自得其乐、彼此冷漠,表面上实现了个人的自在与安全,实质上却造成邻里交往的空白和社区归属感缺乏。难怪乎,“老死不相往来”,造成有的老人生病多日都无人知晓,有的孩子在家遇难都无法相助。
城市和谐,社区是基础,邻里关系是重要保障。近年来,闵行、徐汇、嘉定、静安、黄浦、青浦等许多文明社区,通过举办邻里节、建社区网站、组织文艺团队、培训生活知识、开展科普讲座,评选社区达人,办跳蚤沙龙等活动,或利用网络微信,让居民突破空间限制“守望相助”;一些社区网络论坛、微博,为维护居民公共权益,促进彼此交流,不仅在网上进行,线下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各种非利益性、非工作性的亲子群、宠物群、爱好群等新“邻里关系”;社区志愿者的大量出现,更为丰富和活跃弄堂文化,提供了成功实践和显著效果。
王星云举例,在市民文化节上,家与文化、生活美妙互动,通过举办写家史、续家谱、议家训、树家教、传家风、说家事、赞家人、品家宴等一系列“家”系列活动,就是极大推动了上海“弄堂文化”的健康发展。
“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需要搭载文化的载体,创新内容形式,满足现代人对邻里关系的各式需求,让老年人和空巢者,更多一份精神沟通和生活互助,打破邻里隔膜,交流互动,实现老有所依所乐;让年轻人回到家里,邻居间得到一份真挚情谊,拥有一个社区沟通平台,解决生活的困难,还能抒发自己情感,展示智慧才艺。这是构建和谐社区、创建文明社区新型“弄堂文化”值得倡导的事情。王星云呼吁:市有关方面应抓住文明社区创建和市民文化节契机,积极推动“弄堂文化”创新,紧紧扣住重中之重的“家”文化主题,出新招,亮新意,一定会使城市人际关系更和谐,市民精神生活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