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0|回复: 0

连载17《北大荒十年》知青往事150篇(二)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2-21 17: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寿义   老知青家园   2019-07-05

      往事33  

      到农场的头几年,几乎每个上海知青都至少有一双布鞋,黑面,白边,布底或白色塑料底,我们管它叫“东进鞋”,也有叫“懂经鞋”的,但当地干部职工管它叫“懒汉鞋”。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皮鞋可能还算是个奢侈品,不是一般人所能消费得起的。还记得我下乡已经好几年了,有一年回上海探亲,一咬牙,一跺脚,买了一双“青年式”皮鞋,18.60 元,超过了半个月的工资,我大哥一句“太贵了!”,羞得我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出来。那年回农场,我自觉地格外多带了几本《自学丛书》。


      “东进鞋”虽然是布鞋,但美观,黑是黢黑,白是雪白,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穿在脚上非常“有样子”,轻便、透气,自然受到平头百姓的欢迎。


      不知道当地干部职工为什么管它叫“懒汉鞋”,是因为“懒汉”才穿、还是穿它的人都成了“懒汉”?反正我觉得知青可不是“二八月庄稼人”,我们干起活来雨里、雪里,泥里、粪水里,甚至火里,是豁出命的干,是“活着就要拼命干”、“革命加拼命、拼命不要命”、“小车不倒只管推”,世界上哪有这样的“懒汉”?再说了,当时风头正健、“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的某副统帅,不就是特别喜欢足蹬一双“东进鞋”吗,你敢说他也是“懒汉”吗?!估摸借你一个胆子谅你也不敢!


      我也有这样的“东进鞋”,觉得它的确好看,经济实惠,印象中当时也要四五元钱一双,很爱惜。平日干活哪里舍得穿它?干活穿农田鞋或雨靴,那才抗造!夏秋时节,收工了,吃过晚饭,一番梳洗之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分场里遛哒,逛小卖部,特别是,如果通知晚上还要集中到女宿舍去开全连大会,那就一定会穿上“东进鞋”。


      农田鞋埋汰了,我们很少马上去洗涮,万不得已才洗涮,因为天天要干活,明天还不是一样要埋汰吗?谁吃饱了撑的常洗、嫌乎白天活儿不累人还是咋的?但“东进鞋”埋汰了会洗洗涮涮,这好像是关乎“形象工程”。特别是那一圈白边,一定会用刷子仔细刷干净。有脑瓜特别好使的荒友,会用粉笔在白边上小心地涂抹一遍,怎么地也弄个驴粪蛋子外面光,鞋子晾干了以后,像新的一样。

现如今我混饭吃的地方离著名的小商品商城不远,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我喜欢到那里散步。每每路过有“东进鞋”的小铺,总爱停下脚步打量打量,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人贵有自知之明。别人当面不说,我也知道自己已经老么咔哧眼了,早过了穿“东进鞋”的年龄;但可以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买一双关起门来在家里得瑟得瑟,它可以让我怀怀旧,感觉年轻一把,找回一点自信,谁还不是打年轻时过来的?!


      —— 咱也年轻过!


      往事34  小卖部琐忆

      分场的闹市中心有个小卖部。


      说是“闹市”中心,并不为过:小卖部西头一栋房子,就是分场的队部,那是分场的首脑机关,队部、财务室、通讯室,以及后来的阅览室,都在这一栋房子里,这是分场的政治中心;东头一栋房子,是知青食堂兼会场兼电影院兼大剧场,这是分场的文化中心;小卖部所在的这栋房子,东面紧挨着的是医务室,西面是基干排宿舍,小卖部又稳居中心之中心,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想说这不是分场的商业中心、闹市中心,恐怕也有点说不过去。


      第一次听说“小卖部”这个名称,还觉得奇怪,脑子里总把它和《红灯记》中的“提篮小卖拾煤渣”唱段联系在一起,以为它是“两毛钱开个小铺—— 紧倒腾”。后来有点明白了,敢情东北的商店就有点像饭店:像哈尔滨的“哈一百”、“秋林”,够挂四个“幌子”,所以它们可以叫商场、叫公司;北安市里的够挂三个、两个“幌子”,可以叫商店;农场的店铺撑死了只够挂一个“幌子”,所以只能叫“小卖部”了,比“提篮小卖”强一点也有限。


      其实分场的小卖部货色挺齐全,齐全到什么程度?它总让我想起一首叫《新货郎》的歌:打起鼓来,敲起锣来哎,推着小车来送货哎。车上的东西实在是好啊!有文化学习的笔记本,钢笔、铅笔、文具盒,姑娘喜欢的小花布,小伙扎的线围脖,穿着个球鞋跑得快,打球赛跑不怕磨。球衣秋裤后头垛,又可身来又暖和 ... ...。一个小卖部,总比手推小车货色齐吧?除此以外,小卖部里还有信纸信封邮票、针头线脑、狗皮帽子、羊剪绒帽子、棉胶鞋,等等,啥都有。


      年轻时嘴馋,印象很深的是小卖部里有猪肉罐头、枇杷罐头、糖水菠萝罐头,都是用广口瓶装的。猪肉罐头里就几块猪肉,油都冻住了,但当年也是偶尔才奢侈一把,那个美味,直到现在还好像齿颊留香。不足的是罐头好吃难打开,几次开广口瓶上的白铁皮,性急想吃热豆腐,手上总要“拉开”一个血口子,就因为贪嘴,有时候有得有失,有时候还得不偿失。


      绵白糖是东北的特产,随便买,价钱也公道。在我们成天“顶耙”吃窝窝头的日子里,可帮了知青的大忙:窝窝头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实在受不了,难以下咽;但就着窝窝头刚出笼的热乎劲儿,在它的眼里倒一点绵白糖,还能勉强咽几个窝窝头下去。


      北郊农场的上海知青马老师回忆小卖部时说,非常怀念当时小卖部卖的、上面撒了砂糖末的方饼干,嚼一口“钢钢的”!我也有此感觉,但男知青买饼干的机会毕竟不多;咱东北人就是讲究个实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可劲造,我们要买东西就直奔红烧肉罐头去了……


(未完待续)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4 07:04 , Processed in 0.0341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