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快乐老人报
太极拳是民族健身瑰宝,老少咸宜,长期练习可调节内脏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在各大公园,常常能看到身着练功服的太极拳习练者。不过,为避免膝关节、腰部损伤,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有技巧。
练拳必站桩,双腿增力量
太极拳包含了很多内容,如站桩、套路、推手、器械等。很多老人为求快,没有掌握正确的身法、步法,一上来就练套路,长时间保持半屈膝的状态,很容易导致关节损伤。建议先练基础的站桩,再练套路,事半功倍。站桩法:后背靠墙,两脚跟离墙20-30厘米,平行开立,略宽于肩,两膝微曲,外撑,膝盖与脚上下方向一致,后脑勺和整个脊柱紧贴墙,颈椎离墙,下颚微收,目视前方,双臂自然松沉。每天练一到两次,每次10-30分钟。
拳法要正确,不求高险美
很多老人学拳时,总爱和教练做对比。但太极拳技术的提高要循序渐进,不能强求,如老师的腿可以蹬得很高,身形可以压得很低,若直接去模仿他们,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要清楚作为年纪较大的初学者,身体状况和老师不一样。学拳不能教条,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只要基本身法、步法、动作正确就可以,不要追求蹬得高、架子低、发力猛、蹦得远等所谓的“漂亮”。
练拳需适度,养练要结合
传统武术讲究“养练结合”,老人练拳时,更要以“养”为主。学练太极拳初期可以通过调整吐纳、意气引导、站桩等基本功法来凝神聚气,实现养身、养气、养神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练太极拳,效果更好。老年人应牢记以下规则:静练为养,急练会伤;慢练为养,快练会伤;放松练为养,紧张练会伤;用意练为养,用力练会伤。另外,老人每次练习应控制在1个半小时内,以身体舒适为度。
学拳须明理,看书促练习
如今,街道、公园、拳馆的太极拳老师数不胜数,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建议练习者平时多读相关书籍,明拳理,知拳法,用书上的知识来印证教练所教,指导自己练习。当教练教学和书籍上的内容有冲突时,可以去和教练沟通,避免不正确的练习给身体造成损伤。(北京东岳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 刘君合)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