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据日经中文网1月3日消息,日本经济新闻与荷兰学术信息企业爱思唯尔(Elsevier)合作,为探索各国的研究开发能力,汇总了世界研究人员最为关注的尖端技术的各研究主题排行榜。成为新一代纯电动汽车(EV)和机器人等新产业关键的电池和新材料等表现突出,按国家来观察论文数,在前30项主题上,中国在23项主题上高居首位,美国居首位的主题只有7个。
调查根据2013~2018年爱思唯尔发行的学术杂志等的论文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阅览数等,将论文的关注度形成分数,按研究主题统计得分。汇总了得分最高的30个主题的排行榜。将主题细化为约10万个,没有设置涉及各个领域的人工智能(AI)等主题。
纳入调查对象的论文总数约为1720万篇,其中中国为约290万篇,美国约为390万篇,日本约为77万篇。
关注度最高的是名为“钙钛矿”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属于现在主流电池材料的硅半导体相比,具有实现高效低价的可能性,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开发都很活跃。其次是有助于节电化高速处理半导体的“单原子层”和被视为低廉的电源的“钠离子电池”。
观察前10位,电池相关为5项主题,数量最多,背景是这些尖端技术能对从便携终端到纯电动汽车等广泛产业作出贡献。其次较多的是医疗和生物技术。自由剪贴基因、有助于动植物品种改良的“基因编辑”(第7位)、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京都大学特聘教授本庶佑作出贡献的“免疫疗法”(10位)等3项主题入选。
此外,就30项研究主题调查哪些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发布论文,汇总了基于论文篇数的国别排名。结果,中国垄断了前4位,同时从前30位来看,在23项主题上高居首位。尤其是“光催化剂”(第12位)和“以核酸为目标的癌症治疗”(第14位)超过全球的7成。
另一方面,美国在“寨卡病毒(Zika Virus)导致的传染病”(第5位)、“基因编辑”(第7位)和“免疫疗法”(第10位)等7项主题上排在首位。日本在“免疫疗法”和“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第21位)等3项主题,国别排名仅次于中美,排在第3位,但按国别来看,排在第1~2位的主题日本一项也没有。
中国的论文一直被讽刺为“粗制乱造”,但最近质量也一直在提高。在中国2014~2016年发表的论文中,作为引用数较多的优秀论文获得一定的积极评价的论文比例达到10.9%。虽然低于美国的15.1%,但高于日本的8.5%。
爱思唯尔分析称,“与日本和美国相比,中国将实用化纳入视野,正展开集中投资”。材料科学的论文比例较高,爱思唯尔称“正积极推进考虑到电子元器件和纯电动汽车的应用研究”。
中国在重点尖端领域加速投资研发
报道称,按电池、生物等尖端技术研究主题排名,在80%的领域位居首位的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研发投资。尖端技术研究关乎未来5~20年的产业竞争力,中国注力的研究主题与高科技产业培育政策重叠。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统计,2016年中国的研发投资额达45万亿日元左右,逼近美国的约51万亿日元。据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调查,论文数量方面,2017年中国为51万篇,较5年前相比增长27%。美国为56万篇,较5年前相比增长5%。
电池相关的研究将为纯电动汽车(EV)、便携终端、支撑未来基础设施网络的传感器和设备等提供电源。半导体研究将有助新一代通信标准“5G”通信设备的开发。
新材料的研究将支撑航空航天等制造业的低成本化和高功能化,医疗研究将推动划时代的癌症治疗。可以说中国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着重在电子设备、医药品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推进研发。
不少观点认为,虽然中国现在是生产家电和汽车等产品的“世界工厂”,但是零部件等核心技术仍握在欧美和日本手中。了解中国政策的大和综研主席研究员齐藤尚登表示,“中国为了在进口依赖度较高的领域也实现自主采购,正在集中向高科技产业的研发投资”。
中国之所以如此注重研发是因为大学和企业推进的研发将成为新产业的萌芽。从学术性的基础研发入手,经过旨在推向实用化的应用研究,最终作为产品和服务普及。中国力争通过长年的研发获得专利和技术实力、积攒力量,从而为产业化打基础。
中国在众多产业普及的人工智能也是用了5到10年时间使研发开花的领域。论文数量从2010年前后开始增长,面向翻译、自动驾驶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迅速推进。
此次调查中国位居前列的电池领域也是一样。因便携终端和纯电动汽车而普及的锂电池于1980年前后取得最初的成果,之后论文数量快速增长,2000年代正式普及。
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在1990年代发现的研究成果也在2014年作为抗癌药走向商品化。可以看出,任何领域在研发阶段拥有专利等技术实力的企业等机构在产业化阶段也能够发挥实力。
报道称,日本在新一代技术领域存在感很低。在全部30个主题中,论文的份额基本上全部在10%以下。2016年的研究费总额为18.4万亿日元,与超过40万亿日元的中美两国相差甚远。研究费中的政府负担比例为17.4%(2016年),低于中美的20%以上。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日本有必要扩大支撑新一代技术开发的政府预算。 中国的论文数在10年间迅速增加
在 对研究开发实力进行国际比较之际,相关研究论文的篇数是一个代表性指标。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18”显示,从2014~2016年各国发表的论文篇数占整体的比例来看,美国为25.1%,中国为19.9%。均大幅超过居第3位的英国(7.1%)和第5位的日本(5.5%),可见中美的存在感突出。中国2004~2006年仅占8.0%,低于日本的8.6%,但在10年里迅速增加了论文数。
中美从论文的质量来看也力压其他国家。观察引用次数多、被评为优秀的论文数的各国论文占比来看,2014~2016年美国为37.9%,中国也达到21.6%,紧随其后。一方面,日本仅为4.6%,降至整体的第11位,存在感正在下降。
中美的研究人才也在明显增加。中国2016年的研究人员数量达到169万人,多于欧盟(EU)15个主要国家的研究人员总和(165万人)。与5年前的2011年相比增加了近40万人,显示出确保专业人才、抢在世界前头推进重点领域研究的意图。美国在2015年拥有138万研究人员,大幅高于居第3位的日本(2017年为66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