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1|回复: 0

第一八佰伴,让“老国有”大开眼界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8-12-8 14: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12月08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吴卫群

浦东农田上盖起来的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开业那天引来了107万名顾客


      1995年12月20日,上海冬意正浓,可即将开业的浦东第一八佰伴商厦却热火朝天。早上9点,还没到开门,门口已是人山人海。商场共有10个楼面、总建筑面积14.48万平方米——第一八佰伴的排场,引得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睹。这一天被载入上海商业发展的史册。当天,共有107万名顾客光临了第一八佰伴,相当于当时南京路步行街一天的客流量。107万的数字,还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亲历者说】

      “第一”如何诞生


      今天,“中外合资的商店”已属平常,独资商业零售企业也不稀奇。可当年,第一八佰伴作为第一个中外合资百货商厦的意义非同小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决策,并宣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十条优惠政策,其中第五条就是允许外商在浦东新区试办商业零售企业。

      据《海商——1982—2012上海商业纪事》作者、原市财贸办主任张广生介绍,政策既出,反应最快的当属日本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的总裁和田一夫先生。当月,和田一夫即率团来到上海,考察了可能成为合作伙伴的市百一店。“和田一夫先生是我所接触过的商人中,最讲政治的人之一。”张广生回忆道:“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田一夫先生凭借他对世界市场的敏感、对国际政治的判断,提出了‘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亚洲的中心将向中国转移’的论断。同时他还拟定了‘中国战略’,并决定把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的总部迁到了中国香港,他们全家也同时搬到了香港,以此表明他愿做香港居民,支持香港回归,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决心。”

      3天后,当时上海商业的主管部门——市财贸办便与日本八佰伴签订了中国第一份试办中外合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意向书,合资企业定名“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美元,其中,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占45%,日本八佰伴占19%,香港八佰伴占36%。由于商业引进外资没有先例,须经国务院特区办、商业部、体改办、外经贸部、计委、外汇管理局等6个部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市政府,同意立项,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由此诞生。

      第一八佰伴突破了三个禁区。尽管“第一”两字来自上海商业的金字招牌——第一百货商店,但“第一”也恰恰勾画出了上海商业发展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昂扬姿态:一是突破了外资不能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禁区;二是突破了零售商业税收政策优惠的禁区。国务院明确,第一八佰伴从获利年度起按15%减半征收所得税,五年内实施。三是突破了内贸不许从事外贸的禁区。国务院授予第一八佰伴根据业务需要,有不超过营业规模10%的进出口经营权。

      张广生还回忆:“关于选址,我们最初提出两套方案供日方选择。一是淮海路的益民百货店旧址;二是浦东南路和张杨路交叉路口的规划商业用地。和田一夫先生最终选择了当时还是一片农田的浦东。他说:‘我选浦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上海浦东是待开发的地方,未来有发展后劲。二是浦东地处城乡接合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造出我想造的百货店,有利于业态组合,形成商业中心。’”

      1992年9月29日,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新世纪商厦正式奠基。而《商海》一书中的这段文字,让人们得以重温3年后的1995年12月20日,上海第一八佰伴开业那天的盛况:“我们应主人的邀请,穿和服,敲打皮鼓,举起木杯,畅饮清酒……这是一场日本式的开业庆典,没有程序似的讲话,没有领导人的现场秀,随着锣鼓声响起,人从四面八方拥入店堂,我们顿时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没了……”当时还是华联商厦总经理,后担任过第一八佰伴总经理的李国定,也是1995年12月20日那107万人流中的一个,但他可不是凑热闹去的。他告诉记者:“那天一早10点,我和我们店近十名中层干部就赶到了第一八佰伴,我们是去学习的,其硬件设施的超前性和商品的丰富程度,真让我们这些‘老国有’大开眼界。”

      硬件上,第一八佰伴共有10个楼面商场,每个楼面近1万平方米;商厦还拥有地下两层停车场,可泊小车410辆;另外还设咖啡屋、茶室、洗衣店、邮局、银行、美容院、面包房等较为完备的服务设施……“在第一八佰伴开业后的几年里,上海一些大的百货商厦在重新装修改造时,都会向它取经。”李国定说道。如今,体量比第一八佰伴更大、装修更加美轮美奂、设施也更先进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沪上已遍地开花,它们既是购物场所,更能提供文化、休闲、娱乐等全方位体验,扮演着“城市客厅”的角色,再看诞生于20多年前的第一八佰伴,毫无疑问是领风气之先者。

      【四十年间】

      飞来“意外”,“第一”差点夭折


      第一八佰伴商厦从开工起,到1995年12月竣工,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但不幸的是,1997年9月,日本八佰伴因海外投资失败而倒闭;1998年8月,香港八佰伴也提出清盘申请。第一八佰伴由此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上海八佰伴的路将如何走?这一从未有过的课题摆在了中方合作者——一百集团的面前。”时任一百集团董事长的张新生回忆道:“幸运的是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是独立法人,第二大股东香港八佰伴与第三大股东日本八佰伴无直接的资本关系,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一八佰伴是浦东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我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当时我们的态度是一定要尽力把第一八佰伴保下来”,张广生说道。于是,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能在日本法律规定的两个月内完成收购任务,连夜派工作组赴日本,最终达成协议: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凭着股东优先权,收购日本八佰伴投资第一八佰伴公司19%的全部950万股,至此,一百股份成功持有上海第一八佰伴64%的股份,实现了扩股、控股的目的。2003年7月,由于香港八佰伴国际集团有意出让其拥有的合资公司36%股权,百联集团香港公司投资设立的昌合公司及时受让了其股权。至此,第一八佰伴变身为一家有着中外合资性质的全国资公司。

      本土人才能经营管理好“洋”商厦

      自1998年上半年开始,在中日双方顺利地完成19%股权的交割后,原第一八佰伴中方副总经理谢振华便取代野末昌由,成为上海第一八佰伴公司总经理。之后,随着日方管理人员全线撤离,经营管理这家上海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商场的历史重任,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中方管理者肩上。

      “奋勇自救、艰难爬坡是当时第一八佰伴发展的主旋律,”谢振华道。第一八佰伴在一楼卖汽车,原本是颇为吸引眼球的营销创意,但对比人们当时的消费水平,这一举动却实在有些超前。1998年,第一八佰伴果断调整商场经营结构,扩大地下商场,把一楼汽车销售搬到地下一层,腾出黄金地段给化妆品、珠宝、艺术品等高毛利商品,当年调整结构的商场面积高达1万平方米,由此,实现销售10.2亿元,亏损减到了38万元;2001年,第一八佰伴又在同行当中率先引进专业餐厅,把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化,当年实现销售14.02亿元,利润149万元,“这也是开业以来的第一次盈利!这一切证明,我们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在自己的土地上,把一座‘洋商厦’管理好。”谢振华每每想到这一段岁月,总是感慨万千,“我们和外国人相比一点不差。”

      自2005年起,第一八佰伴企业经济效益连年攀升,连续多年蝉联沪上单体百货年销售额榜首,上缴税收年度总额蝉联浦东新区百强。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2008年和2009年,它的销售规模和利润总额仍双双保持了稳步增长,并突破历史纪录。

      有高潮有低谷,“第一”精神永不变

      领风气之先的“第一”,意味着不断创新:每年12月31日,第一八佰伴都要上演一出“岁末惊喜迎新年”活动。就是这样一桌看似简单的“年夜饭”,第一八佰伴却做到了“年年翻新”:从最初的推迟关店到提前开店,从尝试性的“22小时不打烊”到成熟型的“连续营业18小时”,再到“三天累计营业45小时”……2017年12月31日上午7点,第一八佰伴“岁末惊喜迎新年”跨年营销大戏再度拉开帷幕,18个小时内,共实现销售7.46亿元,平均每小时4145.74万元,接待客流超20万人次,再次刷新了其保持多年的全国单体百货单日最高销售纪录。

      “夏淡”,向来是实体商业的经营者绕不过去的心病,而第一八佰伴却想到了无节造节,2009年起在沪上商界首推“8·3国际男人节”,并连续成功举办至今;电商来势汹汹,实体商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第一八佰伴又在沪上传统百货业同行中较早开始探索“会员日”“闭店营销”等精准营销新模式,变“等客上门”的传统经营思路为“找客上门”的互联网思维。刚刚结束的2018年专场答谢会,全天实现销售1.96亿元,接待顾客近10万人次,刷新“会员日”销售纪录……

      2016年,百联股份开始启动商业地标重塑、老商厦焕新的工程,决定对旗下一批服役了20多年的老商厦进行重新装修。第一八佰伴为了不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硬是啃下了“不停业改造”的硬骨头,完成开业以来最大规模的升级改建。重装亮相之后,商厦的零售比例从原先的75%砍到70%,餐饮娱乐、服务休闲等设施的比例相应从25%增加至30%,尤其是车库入口弯道改造、盥洗室和母婴休息室扩容升级、休闲座椅和绿植小品大幅增加等以解决顾客“痛点”为导向的人性化举措,更体现了以空间换体验、以体验聚客流,从“经营商品”向“经营顾客”转变的理念。“尽管很多购物消费行为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但我们深信每个城市都需要一到两个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能代表城市消费文化的大型百货商店。广大市民早已将第一八佰伴视作城市繁荣繁华的缩影,代表‘上海购物’的一张名片,经历全面改造后的第一八佰伴,不仅呈现出全新面貌,而且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持续的业绩提升,充分说明消费者对这张‘上海名片’的认可。”百联股份总经理钱建强说道。

      紧随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旗舰店、百联临沂店、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一百淮海店、永安百货、上海时装公司……百联股份旗下的一系列商业地标如今都纷纷启动或者即将启动焕新工程,共同构筑起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八大专项之一——“商业地标重塑”的华彩乐段……

      让我们把镜头再拉回到2005年的那个瞬间,和田一夫老人曾应邀来到阔别多时的第一八佰伴做客。老人从第一八佰伴办公楼的落地窗,眺望前方那片由农田脱胎而来的浦东改革开放热土……这位被誉为日本商界“不死鸟”的老人动情地说道:“虽然我的人生遭遇了挫折,但第一八佰伴的成功证明我选择上海投资,眼光没有错,选择浦东这片热土没有错,选择浦东南路张杨路这片商业的风水宝地没有错!”

      记者手记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第一八佰伴”开业以来,已经走过了23年。23年里,上海商业的对外开放又诞生了若干“第一”:1995年,法国家乐福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大卖场,1996年德国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商场,1997年泰国易初莲花在浦东开设第一家合资店铺,1999年,德国百安居第一家连锁店落户上海,同一年,法国欧尚上海杨浦中原店开业……这些外资零售企业,以更丰富的商品、更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着消费者趋之若鹜,而它们更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更高的运营效率,也让本土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拜师学艺,从而推动上海商业整体的转型创新步伐。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这是上海近40年的发展经验,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商业快速发展并一直保持全国领先的动力之源。40年后的今天,上海商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社会零售总额已步入万亿元级时代,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知名品牌集聚度超过90%,全球零售商集聚度2018年达到55.3%,排名世界第二。更令人感慨的是,如今的上海商业,不仅与国际零售业巨头之间的“赛跑”距离在缩小,而且有些创新举措还为发达国家的零售企业所效仿,国际大牌零售商在国外都没用过的商业模式,却在上海首先落地,比如沃尔玛与京东合作,推出了“到家服务”,家乐福与腾讯合作,开启了全球首家新零售门店……

      时光如梭。如今,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就在最近,上海又颁布了“扩大开放100条”,其中关于“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的26项措施,为上海商业利用办好进口博览会契机,引进更多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引进有实力的零售商和采购商,提升商品的丰富度和吸引力,承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溢出效应”提供了契机……这一切,传递的信号依然是“改革”,奏出的音符依然是“开放”。上海广大商业人只要不忘当年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初心,走一步看两步并谋划好第三步,何愁不能让“人人向往的购物天堂”从梦想照进现实?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6 03:28 , Processed in 0.0373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