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8|回复: 0

“酸碱体质”骗局在美被戳穿 国内仍有人为骗局站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2589

名博

发表于 2018-11-19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在靠“酸碱体质”搞营销



  继美国“酸碱体质”提出者罗伯特·欧·杨被美国法庭判处赔偿1.05亿美元,并当庭承认“酸碱体质理论”是个骗局后,针对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促进酸碱平衡”的“第六要素”碱性保健品,有媒体提出质疑,该公司随后发表声明,将这场争论推向高潮。北京青年报记者对标有“酸碱平衡”的产品调查时发现,这些名词已占领市场制高点,成为横跨食品饮料、美容护肤和按摩保健等行业的明星元素。


  聚焦
  还有人为“酸碱体质”
  骗局站台


  近日,有媒体对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声称“促进酸碱平衡”的“第六要素”碱性保健品,提出了质疑,而该公司的董事长,正是号称为“中国酸碱体质之父”的梁双林。


  “中国酸碱体质之父”公开叫屈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官网发现,梁双林是我国“人体健康与酸碱平衡”理论的首位倡导者,明确提出:酸性体质是健康新杀手,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极力呼吁预防酸性体质等。


  11月2日,美国“酸碱理论”之父罗伯特·欧·杨被美国法庭判处赔偿1.05亿美元,并当庭承认“酸碱体质理论”是个骗局。不过,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上,“酸碱体质理论”依然大行其道,号称在国内最早提出该理论的梁双林就推出了自己的碱性产品“第六要素”。11月9日,梁双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辩称:“是美国人歪曲了理论,酸碱理论不会错!”随后该媒体采访了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他们对此理论并不认可。


  11月12日,双林海洋生物公司官网刊登了致某媒体记者的信,发出12项声明,又上传11份材料作为“证据”,维护酸碱理论和“第六要素”有效性,并声称“律师函随后寄到报社”。


  不过,在北青报记者发稿时,其官网已撤下上述12项声明。官网显要位置分别有声明和相关资料两项内容,刊登日期分别为15日和13日。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声明中有这样的内容:“通过谷歌搜索和美国记者的调查,罗伯特·欧·杨不是职业医生,不在正规医疗机构开展诊闻,非法行医导致癌症病人死亡,美国法院是以非法行医罪判 罚1.05亿美元,并没有判定他的‘酸碱体质’理论有罪,也没有判定他的‘酸碱体质’理论是伪科学,他本人也没有承认自己的理论体系是伪科学”。


  实验室否认曾为双林公司出具报告


  双方都把焦点集中在几丁聚糖(第六要素)能否调节“酸碱平衡”上。有媒体指出,对比其提供的材料,发现最关键的报告是一份针对细胞的测试。


  双林公司官网提供的补充材料显示,《关于几丁聚糖(第六要素)调节细胞酸碱平衡的实验报告》,是由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做出的,时间为2005年10月20日,实验报告附有印章,标明“南京大学科技合同专用章”的字样。


  研究报告显示,实验采用了不同来源的细胞,包括鼠肺成纤维L929细胞、鼠单核巨噬细胞 Raw264.7、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等。实验结果证明“对于实验所用各种细胞系,当细胞处于酸性培养环境一定时间,并出现生长情况不正常甚至开始死亡的情况下,加入几丁聚糖可以有效调节培养环境pH值,使细胞生长状况明显好转。”


  但是,有医生提出疑问,称单纯针对细胞证明几丁聚糖能够改善细胞培养环境的pH值,并不能够证明人体通过服用方式能够获得同样效果。要想证明几丁聚糖能够改变人体的酸碱环境,应该直接面向人群进行临床测试。此外,作为研究报告的提供方,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回应媒体表示,在研究几丁聚糖时,确实做过酸碱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但没有在动物及人身上做过实验,与现在讨论的人体酸碱理论是两回事,而且这个研究后来也没有发表论文,实验室所有学术成果以论文为主。实验室查阅相关记录表示,也没有以实验室名义为任何公司和产品做过鉴定。


  专家:国内没有“酸碱水平”的数据和调查


  在江苏双林海洋生物公司官网发出的12项声明中,多次强调“酸碱论”获得很多国家知名专家的支持,并明确“点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卞志强教授、运动生物化学专家冯炜权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何国疆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


  据媒体披露,2001年9月4日在《科技日报》发表的《酸碱失衡健康新杀手》报道中,采访了这些专家学者,并作了整版报道。不过以上专家都并未表示,几丁聚糖(第六要素)能够维持人体酸碱平衡。而在该报道中,明确提出“第六要素”能够促进体内酸碱平衡的意见,正是来自时任南通洞庭水殖双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双林,当时的报道引用了其做出关于“第六要素”改善酸性体质,促进体内酸碱平衡机理的两方面解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表示,目前国内并没有开展对大的人群酸碱水平的研究,更不知道中国人群血液或尿液中的酸碱情况,与人体健康或者疾病有何具体关系。“目前国内没有这样的数据和调查,我们不好直接提出酸碱体质的学说,也不会被公认,我们还是需要看数据,没有数据就不好发表意见”。


  北青报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2002年,罗伯特·欧·杨刚提出“酸碱体质”理论,2003年,这套理论就已经流传到国内,从那时起,围绕着酸碱体质的产品和市场开始风生水起。国家注册营养师王慧星告诉北青报记者,酸碱平衡和酸碱体质理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容易被混淆。美国人罗伯特·欧·杨所提出的不是“酸碱平衡”理论,而是“酸碱体质”理论。酸碱平衡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酸性和碱性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人体有特定的缓冲机制,能够保持血液pH在7.35~7.45之间。当然,因为人体不同部分酸碱性不同,我们一般所说的酸碱平衡,是指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关注
  还有哪些商品
  打着“酸碱体质”旗号


  以市场上最常见的苏打饼干和苏打水为例,这是最近几年非常走俏的产品。在调查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的苏打饼干和苏打水,就是宣传的碱性饼干和弱碱性水。在进入胃消化时,会被胃液中和掉,失去原有的碱性,因为胃液的pH值在0.9~1.5之间,是强酸性。这样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小肠的吸收,进入血液时,就没有了原来的碱性,当然也不会改变血液的酸碱性。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食物,都不会改变血液的酸碱性,一方面,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靠食物的酸碱性是不会改变人体酸碱平衡的。另一方面,食物进入胃里被消化掉,即使本身是碱性的,食物也会被胃液中和掉,不会发挥作用。


  依靠“酸碱平衡”这个时尚标签,中国苏打水市场已经扩张到几十亿的份额。据媒体统计,从2010年到2014年,苏打水市场平均增长率为14.8%,市场规模从20.7亿增长到了35.9亿元。搜索各大品牌电商就能发现,如今切入市场的苏打水品牌已超过30个,其售价在2至5元不等。


  北青报记者进入淘宝和京东网站,一旦搜索苏打饼干,就会跳出相当多的品牌,产地、原料、口感和价位,出现越来越细化的趋势,种类繁多,花样翻样,让人根本不知如何挑选。粗略统计可以发现,大部分500G规格的苏打饼干,均成为主打产品,从10元到100元不等,欧美进口品牌明显贵于国内品牌。


  北青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加入“酸碱平衡”阵营的,还有护肤嫩白美容及按摩减肥治疗等。


  以主打“酸碱平衡”概念著称的河北一家集团,其官网显示,产品包括三大系列:口服系列、外用系列和仪器系列。以外用系列为例,包括DDS活肤养生膏、抗皱眼霜、修复精华液、补水洗面奶、嫩白美体护手霜和隔离霜等共15种美容护肤品。


  按摩椅也盯上了酸碱平衡概念,有生产厂家声称它的作用是化学作用,含有大量的碱性元素,如钙、镁、钾、钠等,这些元素均带正电荷,而细胞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如磷、硫、氯等均带负电荷。根据异性电荷相吸原理,碱性元素会中和酸性负电离子,通过血液循环排出体外,从而纠正酸性体质。


  也有药厂顺势推出碱康素,称现在的女性因为压力过大,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遇到一个大的难题,那就是难以怀上孩子。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她们的身体酸碱度需要调节。只有身体处于弱碱性的健康条件下,想要孩子的女性才能轻松怀孕,特别是更容易怀上男宝宝。而类似的问题,早有医生代为解答,两者之间无任何关系。


  观察
  切断“酸碱体质”谣言的利益链条


  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美国人罗伯特·欧·杨被罚赔偿的事件,近期持续发酵。11月13日,人民健康网刊文指出,“酸碱体质”谣言难破,与其和产业捆绑相关。这几天,梁双林对媒体宣称酸碱体质理论“不会错”,足以证明清除这一理论余毒的艰难程度。文章表示,打击健康养生方面的谣言,亟须切断谣言和利益的连接链条。


  北青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酸碱体质”理论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大约15个年头,其产品横跨多个领域,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就像生男生女这样最常识的问题,也有老牌制药厂家故意模糊处理,其背后无疑是巨大利益的驱使。不管是食品饮料、美白护肤甚至按摩保健,一插上“酸碱平衡”的标签,身价立刻不同凡响。比如一款精油,10毫升一小瓶就能卖到358元,一瓶90粒的胶囊则能卖到280元。介绍产品时,该公司表示,其原材料中富含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毒,使人体达到酸碱平衡。


  “酸碱体质”事件尚未结束,争执过程中,媒体强烈质疑,公司高调表态,孰是孰非,关键时刻尤其需要权威部门发声和出手,还市场一个公道,还产品一个态度,还消费者一个说法。


  提示
  如何区分食品、保健品和药品


  北青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打着“改变机体酸碱平衡”旗号推销产品,似乎成了某种时尚。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逢年过节,作为礼品或者探望病人的保健品,本也无可厚非。值得警惕的是,有些机构或者公司,正将其目光聚焦在中老年人的身上,推销保健品。


  针对中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或类似产品,王慧星告诉北青报记者,首先是理性消费,识别虚假宣传。食品或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也不能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如果身体出现了问题,要选择正规医院咨询医生,而不是盲目相信保健品,以免延误病情。其次对于只想保健、提高免疫力的老年人, 确保你购买的产品是正规厂家生产,有蓝帽标志,产品在有效期内;还要确保所购买的产品在国家食药监局官网查询到。第三,对于儿女来讲,了解父母为什么频繁大量地购买产品。是害怕疾病,还是害怕孤独。因为许多销售产品的同时,有更多的销售人员提供很好的服务,甚至比儿女还多的陪伴。


  现在市面上不管是食品饮料还是保健品,都有可能夸大宣传。公众应该如何区分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呢?


  据了解,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以SC开头,食品只是提供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所以只要属于食品,就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国食健字,以G开头。药品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B代表保健药品,S代表生物制品,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代表药用辅料,J代表进口分装药品。


  如何查询你买到的保健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呢,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保健食品”一栏左侧输入批注文号,比如G20180001。网站就会出现相应的产品及审批时间等信息,如果查不到,可能你买的产品就有问题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慎良 供图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1 15:23 , Processed in 0.0343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