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52|回复: 0

这个大学生的灵感设计,可缓解虹口足球场周边拥堵?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5901

名博

发表于 2018-7-19 1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一条新闻颇引人关注:虹口区正在对虹口足球场进行全球设计方案的招标。
  据透露,由于虹口足球场有很多年历史,设施设备已严重老化,不能适应当前专业足球场的需求。未来,将把虹口足球场改造成专业的、能够适应未来举办高级别专业足球比赛的场地。同时,对这个区域的商业进行重新规划和提升。目前来投标的方案,不少是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一流设计师设计的方案。
  作为国家第一座专业足球场和绿地申花俱乐部主场,虹口足球场如何提升承办国际赛事的能级、并优化整体环境,一直为众人关注。无独有偶,去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第一名的作品,也正是聚焦虹口足球场的改造。记者采访到了作者焦威以及他的指导老师王方戟,或许他们的设计灵感,可以带给人们一些启发。
  城市发展积累的产物
  要研究虹口足球场,不可不知的是它的过去。
  如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方戟和他的学生们说起这片区域,已是如数家珍——
  上海开埠时,虹口足球场所在的基地还是一篇荒野和农田。1868年,纵贯南北的吴淞铁路从这里穿过。1895年工部局在这里建设了被称为“靶子场”的军用靶场。1909年,靶子场改扩建为公园,这也是鲁迅公园的前身。1922年公园西北增设游泳池,这一带成为租界以外的一处休闲地,其周边也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1951年,公园西部修建了体育场,成为虹口足球场的前身。

  图片说明:总平面图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影像显示,这一带已经形成了稠密的居住区。1985年,体育场内增设了客运站。1999年,体育场重建为虹口足球场,馆内逐渐复合了办公、停车、餐饮、商业及其他体育设施,并在后来的使用中变得更加复杂。2000年,拆除后的吴淞铁路原线建成高架轨交3号线。2005年轨交3号线上叠加了4号环线。2007年横向穿过基地的8号线开通。2011年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虹口龙之梦建成。

  王方戟认为,从这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来,虹口足球场基地上有很多不同时代留下的信息。其现状并不是经过严密规划得到的成果,它更是城市发展、各种事件及基础设施介入后逐渐积累得到的产物。这种发展的结果是,基础设施及大型公共建筑之间巨大的城市公共空间,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公共空间的缺失
  焦威等人去虹口足球场地区调研了多次,发现这是一个杂糅了各种运动基础设施(足球场、游泳馆、健身房、室外运动场)、交通基础设施及其附属商业(地铁站3号线、8号线)、长途客运站、小型旅馆、社区商业、办公、住宅、大型停车场的区域。
  各种都市要素在这里杂糅:巨大的体育场、高耸粗壮的轨交线、地铁与地下通道、龙之梦购物中心、办公高层……往南走几步,又会进入一个市井的居住片区,既有新建的高层,也有上个世纪的多层住宅,其间的缝隙也被各种各样的加建所填满,沿街开着杂货、小吃等等,街道上穿梭着居民、上下班的白领、外卖小哥……有趣的是,这一切要素都因为紧凑的城市发展空间,拥挤在极小的距离之中。

  由于拥挤,不同功能彼此挤压而塑造出新的形态,也孕育着新的关联。客车站利用了足球场台阶下的空间,其平面形状则被球场环路切出一个尖角。一些体育设施比如游泳馆、训练馆、保龄球馆等也集聚在足球场周边。需要大量停车的大型餐厅,占据了球场的底层。餐厅的停车位,有时候把原本公共的篮球场都占据了。
  然而比赛期间,不少设施都会因为交通管制而封闭。大批安保人员驻守在球员入场区,球迷们则兴奋地向客队大巴挥舞,营造出愉快的节日气氛。原本轨交站直接通向球场二层环道的路,因为检票的管理需要被封闭了,坐地铁来的球迷也只能穿过很宽的马路过来。而且因为封锁,球场周围挤满了等候的球迷,想宽松一点的人就等在更远的龙之梦门口,或者附近的餐厅里,引发一股周期性的消费浪潮。

  团队成员们特意在几次足球赛和演唱会期间去体验了一番,结果发现虹口足球场周边及马路上有点“水泄不通”。王方戟认为,不同于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源深体育馆、上海体育场周边有较为宽阔的公共区域,可以比较容易疏散观众,虹口足球场周边公共区域的狭小,意味着今后若要承办高级别的比赛,现有设计的改造就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重塑足球场前广场的公共区域
  体育设施和休闲娱乐业态究竟应该如何整合?
  团队成员们认为,可以先看一下国外的案例——美国球馆做得像个购物中心一样热闹,球迷不光来看球,还可以吃吃喝喝买买买,丰富一下精神文化生活。去过东京的人应该都在品川站换乘过:广阔的被银色金属顶棚覆盖的空间,光线从侧高窗倾泻而下,虽然是室内但是像室外一样的铺地、标识、川流不息的人群、向四周蔓延的通路……
  再看上海体育场,它采用了主环路向城市开放、各个设施的内环路受管制的做法。走在街上,能隔着球网看到广阔的球场,和在夕阳下奔跑的玩球的人,体育活动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种景观。
  由此,焦威的灵感来了:虹口足球场要避免封闭的感觉,应该让公园的活动场地延伸到广场上,再顺着缓坡过渡到二层平台,保持着给人开放的感受。并用格栅和片墙来分隔周边的商业设施,这样吃饭的人可以看到打球的人,有种都市中行为混杂的兴奋感。

  于是,对于轻轨站和球场之间的地带,他颇具创意地增加了5米高的一层平台,增强原有9米高环道与地面层的联系。这样,球迷主要在5米平台等候,也与下面的球员入口隔开,减轻安保压力。同时从轻轨站过来的路径接在5米高平台上,不与比赛用环道直接连接,在赛时也不用关闭了。在5米平台与9米平台之间可以做一些商业,平时就成为居民跑步、休闲的场所。
  长图来了,请翻转屏幕90度

  具体而言,对于现存的轻轨站,最上层依然是乘车的月台,把下面三层的进站区、餐饮、零售朝向球场的面打开,让原本较为封闭的轻轨内部和体育场的活动发生联系。从轻轨站底层延伸出来的9米平台,成为架设在城市干道上的开放球场,同时也阻隔了车流巨大的噪声。

  9米平台再逐步延伸到足球城顶棚下的5米平台。这里平时是愉悦的半室外就餐区域,每个座位都有很好的视野,边上是服务社区的公园步道,与体育活动共享着彼此的活力。赛时就作为球迷聚集的主要等候区域,与体育场环道分开,便于检票管理。地面底层,则安排了停车场和大巴站,人们可以通过开口处的扶梯上下。比赛期间这个通道会被封闭,隔开球迷和球队大巴。

  球场看台下,比较高敞的空间可改造成羽毛球、攀岩等活动的大众健身场所。下面一层是球迷俱乐部,展示球队文化、老球迷聚集的地方。二层空间引入了购物场所,地面层则保留了原有的大型餐厅。

  华丽变身指日可待
  焦威解释说,这个设计主要在空间上,塑造了从足球场前广场这一公共区域延伸到居住区的开放路径。在紧密的社区环境与开阔的球场区域间,形成一片夹杂着室外体育场地的商业地带,作为居民急需的活动场地,又可以在赛时作为人流聚集的场所。简单地说,就是球场周围平时比较荒,还不如让大爷大妈们来跳舞,或者让小伙子们打球,让两者进行亲切的交流。

  建筑单体模型
  此外,观察到足球场周边资源共享的现象,和南边居住区拥挤的现状,团队成员还有了利用足球场空余的空间资源为社区提供活动场地的想法。
  小组去量化地调研了客运站、游泳馆、旅游集散中心、训练馆等等设施的大巴数量和行驶时间段、以及居民区商业的活跃时间段,形成了各功能的峰值时间图表。由此提出了“错峰使用”的概念。即通过恰当组合功能以及空间布局,达到对紧张的资源如活动场地、道路、停车场等分时段使用;且在高峰时段,有意识地将人流分散到较疏松的区域。
  
  王方戟表示,目前学生的毕业设计还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和有关部门对接过,倘若真正实施,将牵涉到规划、建设、轨交、绿化等诸多部门的协调,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不过,虹口足球场紧邻鲁迅公园,周边也有各种类型的社区,如何将公园的空间设计延伸,并增强周边社区的体育功能等,或许可以成为今后规划中研究的方向。
  记者也了解到,在虹口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中,已筛选确定了首批10个专项行动,“打响体育品牌行动”位列其中,特别提出要打造虹口足球场体育产业集聚区。将通过加强虹口足球场地区的城市设计、总体规划,整合赛时与平时的功能,开展周边区域的业态调整,努力形成上海足球文化和足球精神的城市地标,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都市体育产业集群,以及立足上海、辐射全球的体育休闲娱乐与文化活动中心。
  无论如何,虹口足球场的华丽变身,都将指日可待。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8 12:35 , Processed in 0.0347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