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3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朱锡昂像。新华社发
朱锡昂,1887年4月出生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一个教师家庭,1907年考入广东高等工业学堂。其间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激励,朱锡昂积极参加反清救国运动,秘密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
1912年,朱锡昂从工业学堂毕业回到广西,先后出任玉林五属教育团副团长、玉林五属中学校长等。他极力推进新学,培养新一代,建树颇多,为当地人士所敬仰。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使朱锡昂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觉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朱锡昂对马列主义有了进一步了解,返回故里任广西省立第九中学校长,并悉心研读革命理论,探索中国出路。由于办学成绩卓著,1924年朱锡昂被选派到日本、菲律宾考察教育。1925年初,朱锡昂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他利用在教育界的有利地位,奔走于上海、广州、武汉、香港等地,积极为党工作。后根据党的指示返回玉林,从事地下活动,曾任中共广西特委书记和中共广西临时省委主要负责人,是玉林地区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1926年春,朱锡昂建立了中共玉林地方组织的第一个支部——中共玉林县支部,任支部书记。此后,朱锡昂辗转上海、武汉、广州、香港和南洋各地从事党的活动,于1927年冬参加了广州起义。1928年,朱锡昂回到广西负责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广西的革命运动。
1929年6月初,朱锡昂等人在玉林县新桥榕木根村筹划端午武装暴动,不料被国民党军警派兵包围,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朱锡昂威武不屈,大义凛然,始终坚持不暴露一丝一毫党的秘密。国民党当局于1929年6月8日晚在玉林城外北角楼城脚公路旁的小榕树下将朱锡昂秘密枪杀,此为震惊玉林的“榕木根事件”,朱锡昂时年4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