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04 来源:上海老年报 作者:刘潇潇
在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老龄化程度已达48%,社区内每两位居民就有一位老年人。日前,《欧阳路街道“物业+养老”建议服务清单》1.0版本正式发布,街道“物业+养老”为老服务联盟同步成立,并吸纳了超80%的街道物业企业成员和50余家热心商户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家门口的为老服务”有望形成强大合力,并逐步转向“系统集成”。
家住蒋家桥居民区的71岁朱阿姨,一大早就通过床头的“小度屏”,一键接通了门卫室。“门卫你好,我家马桶有点堵塞,麻烦你们来看看。”5分钟后,物业维修部的刘师傅就上门解决了问题。这种“一键呼叫、快速响应”的模式,极大地便利了纯老家庭。
蒋家桥居民区是“物业+养老”的率先试点区域。在小区中,记者看到,小区门卫室已升级为社区的“安全中枢”。一块物联大屏实时显示环境监测、火灾预警、燃气安全等数据,并专门设置了弱势人群关注模块,确保独居、高龄老人的安全与健康得到全天候的守护。而虹达物业办公室墙上的《“物业+养老”服务菜单》则更为醒目,涵盖基础物业服务、日常生活照料、应急援助响应、医疗健康支持、精神文化慰藉等多个类别。虹达物业副总经理童杰表示,试点两年多来,老年居民对代叫救护车、陪诊、爬楼机租用这类“应急援助响应”服务需求量最高。
在天宝第二小区物业中心,除了一键呼叫视频功能,物业公司还通过居民需求排摸,精心挑选了区域党建单位,为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扦脚、推拿、艾灸等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
据介绍,为了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100米”,欧阳路街道通过街道牵头,组建“物业+养老”为老服务联盟,将家门口“零敲碎打”的助老服务转化为“系统集成”,服务清单内容涵盖日常服务、医疗保健、应急救援、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五大类50项具体服务,从代买菜、代寄收快递、代配药、陪看病等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到每天一次看望、代叫救护车、心理咨询等应急救援和精神慰藉需求全覆盖。同时,服务收费也做到规范透明,并对独居、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群体提供多项免费或优惠。而针对每个小区的不同情况,街道推动“一小区一清单”,鼓励各物业公司根据所服务小区的老人构成、需求特点以及自身资源禀赋,对总清单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物业服务与本小区居民养老需求精准对接。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程军表示,未来街道将创新打造“3+X”家门口服务阵地,在门卫室、社区客厅等公共空间嵌入服务功能,推动医疗、康养等资源进一步下沉。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