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回复: 0

智慧养老院该如何“选品”

[复制链接]

9556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500
发表于 昨天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嘉旖 日期:2025-10-30

申城智慧养老院建设超额完成,数据助力养老服务精细化

老人跟随AI养老服务机器人演示做手指操。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记者 王嘉旖

闵行区君莲养老院院长诸培红是护理学出身,与医院打了半辈子交道。原本,她熟悉的词汇是各类老年慢性病。如今,她的口头禅变成“算力”——她所在养老院正投身智慧养老院建设,算力成了重要的驱动力。

据市民政局此前公布的《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到今年底,全市至少建设完成100家智慧养老院。截至目前,已超额完成任务。而业界更关注的是,“智慧”二字究竟体现在何处?

它不仅是引入智慧床垫、陪伴机器人等智慧养老新产品,更指向智慧膳食管理、个性护理方案等智慧养老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养老机构集成应用”。

专家表示,这可以视作养老机构的“数字基建”,只有当智慧养老设备充分接驳数字化系统,让数据助力养老服务的精细化,智慧养老才能有贴肤感受。

选品清单

君莲养老院,距离上海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仅约6公里,这一地理优势,让其成为沪上试用养老设备最多的养老院之一。闵行区民政局定期牵头召开“选品会”,诸培红曾受邀参与。

“国产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有不少来自跨界企业。”令诸培红印象颇深的是欧普照明。其推出一款可监测老人跌倒的照明设备,把防跌倒感应系统融入灯具中。现实中这切中需求点。但唯一的遗憾是这款品牌灯具定价太高。倘若院内推广,支出不菲。诸培红相信,规模化应用后,产品单价有望降低。

“我们需要的是一款喂饭机器人。”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院长沈翠翠给出一组数据,院内入住老人约380人,其中超过一半是需要辅助护理员喂饭的失能失智老人。每到饭点,护理员手忙脚乱。但目前市场上少有此类产品。此外,新型柔性材料的开发也成问题。“肯定不能用硬邦邦的机械臂给老人喂饭。”沈翠翠说。

翻看院长们各自心仪的“购物清单”,诸培红推荐的是一款艾灸理疗机器人。这是老人主动要求添加的,工作时间长、无烟、可智能感应老人皮肤状态……她这样历数其优势。

沈翠翠力推一款今年被纳入该院采购目录的新品——气味仪。它可与影片有机搭配。电影出现何种画面,戴上气味仪的老人们就能闻到味道。比如,当电影中浮现蛋糕的场景时,淡淡的香草气味扑面而来。“认知障碍老人的干预治疗,就是要尽可能刺激他们的五感。”沈翠翠解释。

反向定制

相较于产品本身,院长们更看重其背后的价值——数据。

“能否接入院内现有智慧养老系统,并与其他数据进行交叉分析?”这是沈翠翠最关注的。

智慧养老系统的数字基建往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为日常照护提供关键支撑,甚至起到预警功能。

作为全市最早“触网”的养老机构之一,市四福利院智慧养老系统建设走过20余个年头,如今健康管理、膳食管理等模块统统联网。比如,根据入住老人评估等级的差异,通过“翻身卡”记录老人上一次翻身时间、向左还是向右翻,便于提醒护理员下一次服务时间,也利于其科学分配护理任务。

成熟的智慧养老数字“底座”,让养老院院长们有了更多期待。市四福利院曾引进一款智慧巡护机器人,沈翠翠希望,供应商能提供这款机器人在巡护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与院内平台对接,完成数据交叉比对,进行“二次开发”。面对养老院的这一诉求,这家正处于业务扩张期的机器人企业业务团队却无法“接单”:“实在抽不出人手”。

事实上,近年来,市场上智慧养老设备层出不穷,养老机构日渐成为主要买主,但很多产品真正入院后由于缺乏功能迭代和个性化加载,适配性并不高。

智慧养老设备“入院”能否有一段试用期?

如今,君莲养老院等机构正成为“新品试验场”。诸培红测算过,高峰期,院内曾有30多款新品同步试用,涵盖智能洗浴、安防、陪护等诸多领域。这些产品的试用期往往在数月不等,试用期结束,她会将这些产品分为三类:进入院内采购目录、向社区推荐,或直接退回。

“一些好的产品,或许在养老院功能有限,但在社区却能大展身手。”诸培红曾向社区推荐过一款防跌倒筛查、评估、训练系统,通过收集老人日常步姿、生活习惯等数据,预判其发生摔倒的风险等级。在她看来,这款产品对于高龄卧床老人的服务有限,但对大量社区活力老人可谓“刚需”。接下来,这套系统将引入闵行区颛桥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赋能减负

“好用的智慧养老设备‘入院’还需要政策层面的加力支持。”

市四福利院曾引入一款颇受老人及其家属好评的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老人进行步态训练。但这款设备属于医疗器械,应纳入医保结算。而符合结算的前提是“6个月内老人的身体机能发生新变化”。这也意味着,只有那些在半年内突发摔倒、骨折的老人在康复时可使用这款设备。

君莲养老院选择的艾灸理疗机器人有医用款、商用款两种选择。拥有中医执业许可的养老机构可选择医用款,老人可享受医保结算服务。

在沈翠翠看来,那些在大规模试用中表现突出的产品可被纳入目录,在政策端、支付端予以支持,让好产品拥有大市场。

向外选品的同时,不少养老机构也向内挖潜。一批经验丰富的护理员从一线痛点需求入手,画图纸、找材料,成了智慧养老设备的“研发工程师”。

张婷,市四福利院的护理“老法师”,曾摘下民政工匠等多项业界殊荣。她也是院内明星产品“安舒板”的发明者之一。这是为老人如厕时定制的设备,外观形似桌子。老人脚踏在上面,板面高度可根据老人身高调节。倘若遇上突发情况或如厕完毕,老人可按动“安舒板”的响铃,护理员即刻返回。

君莲养老院内,年逾古稀的爷叔正在试用平衡训练与测试系统。他双手扶着把手,用扭腰的姿势“切水果”。“不是枯燥地训练,还能跟小孙子有共同话题。”爷叔谈及这款设备,带着新奇。

“我们不能为智能而智能,智慧养老院说到底还是要围绕人的需求。”在诸培红看来,人的需求包含两方面,既为老人赋能,也为护理员减负。


责任编辑:日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10-31 03:06 , Processed in 0.0192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