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回复: 0

夏建丰|插队十年——里陂上村杂忆(五十)

[复制链接]

949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297
发表于 前天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建丰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2025年10月10日 00:01 上海

  二、锯板和樟木箱

  1960年代的上海人说到江西的特产时,第一就是樟木箱,其次才是南丰县的贡橘、上饶市的夏布、樟树市的中药材和四特酒。上海人用樟木箱来存放衣物,似乎可以永远不用担心箱内衣物的第一天敌——蠹虫。

  到了里陂上以后,我很快就知道,里陂上村的屋背岭上和鹿冈老墟的大桥边,那几棵郁郁葱葱、数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就是乡规民约中明确规定的不准砍伐的樟树。摘下樟树叶子嗅一嗅,确实有一股清香,透出了一丝类似于上海买的樟脑丸的味道。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真是樟树啊,是可以做樟木箱的樟树。”

  从那以后,我就存下了一个念想:若是能找到一棵樟树,锯成板,做成樟木箱,用来存放衣物,那还真不错。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村民朋友张寿仁,他开始觉得很奇怪。里陂上村民多是用一种二开门的杉木“层子橱”来存放衣物。就算是村里用来存放贵重资料“族谱”的箱子,也只是杉木箱。没有村民用樟木来做箱子。

  寿仁是村里比较追求新奇的青年,很想知道樟木箱子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和他约定,一旦有机会找到可以砍伐的樟树,我俩一起干。

  一年以后,机会来了。寿仁告诉我,在一处绝壁下面,有棵樟树的全部枝桍被村民砍去当柴烧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

  我问寿仁:“这树有多粗?”

  寿仁双手一围,作出合抱的样子:“这么粗。”

  第二天,我和寿仁合作,把这棵樟树砍倒,用斧头断成了四段,每段三尺长,抬了回来。

  樟树要锯成木板才能做箱子,得请专门的锯板匠。寿仁说,锯板不难,只是比较累,问我是否愿意和他一起来锯板。我当然愿意有机会学习一门新的技术,“艺多不压身”么。
  到了农闲时节,田里的劳作轻松了,我和寿仁不约而同地想到,该把那几段樟树锯成木板了。我们找来了两个“三脚马”,在厅里放稳当了,再加上三根杉木,做成“马架”,把一段樟树搁上去,用专门的刮刀来刮去树皮。我有墨斗和角尺,在树段上仔细地弹好墨线,把树段放正了,用马钉固定在马架上,就可以开锯了。
  锯板要用框锯,框锯和一般的木工框锯看上去不一样,结构却差不多,都是由工字形的木框架、绞绳、绞片、锯条等组成。用绞片绞紧了绞绳,锯条就绷紧了。我和寿仁分别站在马架的两边,各自双手握住框锯的一边。

  锯板先要“开锯路”,在木头的一端锯出一条缝来。这时,右手紧握锯把,左手按在起始处,轻轻推拉几下,用力不要过大。推拉框锯时不要左右歪扭,推锯时要重,拉锯时要轻,推拉的节奏要均匀。

  三段樟树都锯成了半寸厚的樟木板,我们把这些木板运送到寿仁家的楼上,木板之间用细木条隔开,可以让木板干得快一些。同时,把木板依旧叠成整段樟树的模样,两端用藤条捆紧,使得木板不容易变形和开裂。

  两年以后,樟木板终于阴干了,我准备做两只樟木箱,一只自己用,另一只带回上海,孝敬父母亲
  我请木匠来做樟木箱的那天中午,邮递员老徐来村里送信,他看见了做箱子的场景,便问我:“你也在做樟木箱子带回上海去?”

  我说了自己的打算,然后问他:“你说‘也’,难道有很多人这样做么?”

  老徐说:“早就有知青这样做了。告诉你,我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帮你把箱子运到上海去。”

  我立刻精神一振。自己正在为这个问题发愁呢,从里陂上村到上海,交通毕竟不太方便。

  原来,老徐的办法是把樟木箱当作人们平时寄包裹时的包装木箱,寄到上海去。邮政包裹专用的白帆布口袋很大,一号袋可以装一只二尺四寸的樟木“包装箱”,二号袋能装二尺二寸的樟木箱。

  我笑了:“老徐,你真有办法,既为我们解决了困难,又为你们邮局赚了邮寄费。”

  老徐说:“我哪有你们上海人聪明,这是其他大队上海知青出的主意。”
  在老徐的指导下,我把一只“樟木包装箱”从鹿冈寄到了上海。母亲收到了硕大的包裹,打开“包装箱”,里面除了一封信,什么东西也没有。等到母亲读完信,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从那以后,我在公路附近的田里干活时,每当从鹿冈那边由远而近地传来摩托车突突的马达声,我就会停下手里的工作,眺望着那飞驰而过的绿色邮电摩托车,辨识着后座的两边是否挂着两只很大的白色邮政包裹袋。那口袋里面多数是鹿冈知青寄回上海的樟木箱。
  村民平日里不管是切菜还是剁猪食,用的都是樟木砧板。我也用一寸厚的樟木做成了砧板,但是开始用樟木砧板的一个月里,做出来的菜肴,总脱不了一股樟木的辛辣怪味到了1980年代初期,在在上海工作时,有一次,突然发现四川北路的商店里有樟木箱出售。我征得售货员同意,打开了箱盖,马上发现那箱子只用了很少量的樟木板。我问:“你们卖过全部用樟木做成的箱子么?”
  售货员摇摇头,说:“没有。哪里有全樟木的箱子卖?我要去买。”

  如今我从美国回到上海,那只里陂上的全樟木的箱子,静静地呆在上海的房间里。我看看它,它也看看我,似乎想起了它自己的前世今生,想起了我用框锯把它锯开的那一刻。瞧,它很默契地对着我笑呢。

责任编辑:日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10-14 11:17 , Processed in 0.0204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