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7月8日电 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的调查结果。经公安机关侦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
通报称,3日凌晨,公安部门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查获。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麦积区联合工作组发现,褐石培心幼儿园两份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
这家幼儿园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小区,2022年6月取得办学资格证,8月下旬正式招生入园,性质为民办幼儿园,现就读幼儿251人。
截至7日晚10时,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经国家、省联合医疗专家组根据血铅标准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
事发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派出中毒、重症、儿科等相关方面专家6人赴天水。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调派3名专家赴甘肃开展指导救治。同时,由国家以及甘肃、陕西、湖南、重庆等地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外两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纪检监察机关已启动调查程序,对监管失职、渎职的人员,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完)
新华社
幼儿园用含铅颜料做“漂亮”糕点,人神共愤后还要继续释疑
如果连基本的吃食安全都达不到,何谈教育,何谈保护,何谈关爱?此事引发了公众出离的愤怒和家长的叹息,或许是个案,但会影响更多家长对教育机构的基本信任
7月8日,天水市联合调查组通报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经侦查,幼儿园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7月3日凌晨,公安部门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查获。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
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外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人们此前一直关心有多少孩子受害,通报显示,培心幼儿园251名幼儿中,血铅异常233人,接近93%的比例,让人难以接受。其实不光是孩子遭殃,成年人或许也未能幸免。据此前报道,多名幼儿园老师经检测,血铅也严重超标。据老师讲,老师平日与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同吃同住。该情况是否属实,仍有待调查。
据通报,“毒源”来自早餐中的三色红枣发糕和晚餐中的玉米卷肠包,两份留样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最高超标2680倍,只能用人神共愤来形容了。
“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看上去每个字都认识,却不是正常人可以理解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的颜料视而不见,心安理得地拿来荼毒幼儿,不仅违法,还丧失人性。
此案侦办进展显示,该园园长与投资人2人为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同意后厨人员作出上述行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和幼儿园学费相比,200多个孩子一天能吃掉多少涉案食物?被算计在内的利润和收益又有多少?
通报表示,对事件我们正在进一步调查;天水市政府市长刘力江也表示,将千方百计做好幼儿治疗康复和后续保障工作。说明8人被刑拘,只是处置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站在幼儿家长的角度,抓紧解决问题、积极救治幼儿,同时主动对外释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出了事立即解决问题,不捂盖子、不隐瞒真相,才是正确之姿。此事暴露的不但是涉案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相关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缺失。根据通报,对监管失职、渎职的人员,纪检监察机关已启动调查程序,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相关程序和调查结果,也应及时对外公布。
不可食用的颜料混入幼儿餐食,匪夷所思。园长和后厨人员自然要负责,而公众更期待对此事的进一步调查。孩童上学,尤其是幼儿园,作为他们进入社会大家庭的第一个公共空间,家长牵着稚嫩的小手走进校园,期待的是孩童的欢声笑语和健康成长;家长付出了学费,希望的是孩子进入一个安全、温馨的场域。如果连基本的吃食安全都达不到,何谈教育,何谈保护,何谈关爱?此事引发了公众出离的愤怒和家长的叹息,或许是个案,但会影响更多家长对教育机构的基本信任。如此代价,不可谓不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
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