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4|回复: 0

居民健康有枚“定海神针”

[复制链接]

9142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084
发表于 2025-5-12 18: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泳 日期:2025-05-12

陈睿以细致专业护理耕耘在第一线,率领团队织就周密的社区护理服务网

陈睿在社区进行科普讲座。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顾泳

小小一方社区护理,滋润无数患者的“心田”。

在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岁的陈睿犹如周围居民的“定海神针”,她以细致专业的护理默默耕耘在第一线,诠释“白衣天使”崇高使命,同时成立“劳模工作室”,将护理服务辐射到养老院等,率领团队织就一张周密的社区护理服务网。陈睿因出色的工作表现,曾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深耕社区成为护理“工匠”

90多岁的许国梁老先生,长期饱受糖尿病足困扰,初次就诊时伤口已出现明显感染症状,散发着难闻异味。面对复杂病情,陈睿以专业素养迅速展开救治。她细致地为伤口进行清创处理,采集渗出物样本送检;积极联系华东医院伤口护理专家白皎皎进行远程会诊。

为给老先生提供持续专业的照护,陈睿还主动与患者家属建立微信沟通群,24小时解答护理疑问,指导居家护理要点。在她的精心护理和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许老先生的伤口状况日渐好转,最终愈合。“这名护士技术高,人也耐心!”老先生与家属赞不绝口。

陈睿深耕社区25年,多年的基层操练为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糖尿病护理为例,她通过规范居民血糖管理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从源头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再以近年来日渐引起重视的康复为例,为推动社区康复工作,陈睿自去年起积极倡导实施“社区八段锦操带练”项目,组织居民参与简单易行的八段锦康复训练,增强体质之余,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创建社区“护理中心”

随着上海提出社区建设“三个中心”(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陈睿作为护理“工匠”,发挥了更大作用。去年,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护理中心。从最开始的规划布局、团队建设到服务流程的优化,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提议下,延吉护理专科团队还推出“上门护理”服务,让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护理服务。

完善护理服务,需要人才梯队。陈睿不断输送年轻护士参加伤口护理、PICC维护、中医护理等专科培训。护士虞典说,陈老师是工作和生活中的良师,每有疑难杂症,她总会耐心解疑释惑,同时亲自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年轻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操作。

筑牢基层护理网底后,延吉社区推进护理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尝试为居民提供高效、同质的专科护理服务。家住延吉四村、84岁的王老先生是结肠癌术后入院做康复的造口患者,本来担心术后出院造口护理无法完成,没想到既能去社区,还可以预约护士上门,一下子方便不少,家属对此感激不尽,“社区的护理水平不比大医院差,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劳模精神”传递更多温度


陈睿曾扎根支援云南边陲,在偏远山区默默奉献。在医疗条件及经济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她造福山区高血压居民,在经费不足以支撑体检项目时,自掏腰包让体检顺利开展。她还与医疗队成员协同制作展板,在社区进行科学饮食的宣传,赢得了山区百姓交口称赞。

为推动“家门口”的护理服务更优质丰富、更有“人情味”,作为劳模,陈睿还在发挥更多光亮。她创立“陈睿劳模工作室”,成为关爱残疾人的重要阵地。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丁勇介绍,陈睿亲自“挂帅”,组建了一支由劳模领衔、专科护士为骨干的精英护理团队,成为社区服务“一方重镇”。

记者了解到,“陈睿劳模工作室”如今与延吉街道养老院、护理院签订结对协议,将优质护理服务精准辐射至周边机构。工作室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个性化护理指导等一系列长效服务机制,令数千名老人和残疾人切实受益。

责任编辑:日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7-5 17:47 , Processed in 0.0207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