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6-4-16 13:52 编辑
2016年4月14日 来源:羊城晚报
春天,很多老人、小孩和亚健康人群都湿困缠身,感到疲乏、没胃口。其实,选择适合的药膳,就可以健脾祛湿、消除春困。
脾虚常犯困要补气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病专科主任中医师王清海说,如果平素脾胃虚弱,再遇外湿侵袭,外湿和内湿会更影响脾胃功能。脾虚体质的人,一到春天常出现困倦。饮食当侧重健脾补气,食物可以精选瘦肉、猪骨等,加上黄芪、党参、茯苓等有补气作用的中药材,做成药膳,经常食用可以健运脾胃,消除水湿。
祛除湿气常用三种方法
王清海表示,祛除体内湿气,食疗最常用的有三种:
第一,具芳香气味的中药材,如藿香、豆蔻、紫苏、苍术等,藿香叶、紫苏叶可当菜吃,也可当做菜时的调味品。
第二,具利水功能的食物,如玉米、冬瓜、茼蒿等,中药材有木棉花、鸡蛋花、车前草、玉米须等。
第三,兼具健脾祛湿双重作用的中药材,如薏苡仁、芡实、扁豆、赤小豆等,做成粥或汤都可以。
保健汤水不宜天天喝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教授陈瑞芳建议,可煲些健脾的汤水来调理体质,但不能天天喝,一周一到两次即可,喝太多易导致“三高”、痛风。
四款汤水
鲫鱼粉葛汤:鲫鱼煎至两面黄,加入开水,大火煮10分钟,再加入粉葛适量,用中小火煮20-30分钟,调味出锅。
扁豆鸡脚薏米汤:鸡脚、排骨、扁豆10克、薏米7克、姜片适量。先将鸡脚洗净,与排骨一齐飞水,然后把扁豆和薏米洗净,所有材料加姜片一起入锅煲两个小时左右。
赤小豆煲排骨:赤小豆100克、排骨300克、清水。将赤小豆和排骨洗净,入锅,加水,大火滚约40分钟,改文火煲约2小时,放盐食用。
淮山茨实薏米汤: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先用水浸泡淮山,猪排骨、茨实、北芪、白术洗净,放进汤煲内,中火煲1.5个小时,调味即食。
两款祛湿茶
五花茶:金银花、木棉花、鸡蛋花、槐花、鸡骨草,各10克,入锅,加水浸没,高出两指左右,煮沸后再用文火煎至一大碗,当茶饮。适用于头重昏沉、困倦疲乏、舌苔厚腻人群。
菖蒲茶:取石菖蒲、苍术、扁豆,各10克,煮水代茶饮。适用于寒湿较重,头重昏沉、不思饮食或者大便稀,黏腻不爽;舌淡色白,舌苔偏白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