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8-2-21 19:35 编辑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孟兰英 2018-02-21
“一蹴而就”也要厚积薄发
当然,乔羽创作中也难免有一蹴而就之作。上世纪50年代,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歌词写作,其他配词都不太理想,才找到了时年27岁的乔羽,给他的时间只有一周。
乔羽带着新婚妻子佟琦去了北海公园,租了条船,在水上泛舟。恰巧碰到一群少先队员,乔羽和小朋友们比赛划船。两桨斜插水中,小船随波起伏。佳人在侧,灵感缓缓流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乔羽3天出词,一炮走红。
有人问他,这首简单的歌为什么就能传唱不衰,他说:“那个时代是咱们中国人心情舒畅的时代。我是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那个火红年代最真实的生活。”
1984年春节前夕,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请乔羽在一天之内赶写出一首主题歌的歌词,第二天一早就要取稿。如此短时间要为亿万人关注的春晚写出有分量的作品,关键时刻,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过人的灵感帮助了乔羽,于是,“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共祝愿,祖国好”的歌词跃然纸上。第二天,黄一鹤看到歌词后马上高兴地致电:“谢谢乔老爷,谢谢乔老爷!”
前卫是激情,怀旧是深情,而情最浓时,当在人生历练之后的老年。
当乔羽把笔力集中到“最美不过夕阳红”时,他作了如下的叙述:“我写《最美不过夕阳红》是想表达出我对人心的一种感悟。这里,我并没把老年写得那么慷慨激昂,如‘小车不倒只管推’,年轻可以,老了还怎么推呀,再推不就散架了吗?!又如‘不用扬鞭自奋蹄’,有人老得连走路都勉强,当如何奋蹄?!还有‘老骥伏枥’这些词,那都不是我的话。我不能重复别人的话,那该怎么说?我只想说,晚年是美丽的夕阳,是晚开的花,是陈年的酒,是迟到的爱,是未了的情……”
每当回忆往事,乔羽总是深情地说:“一首好歌词离不开作曲家优美的旋律和演唱者深情的演绎,我要永远感谢他们。”
“没出一本集子”与拾得一个“昵称”
乔羽认为,现在不少年轻的词作者在两三年内就能创作出几首受人们欢迎的好歌,这说明词坛人才辈出,是个好现象。相比之下,自己从事歌词创作几十年,可流传下来的不就是那么十几首吗?乔羽说过这样一个观点,歌词最容易写,也最不容易写。容易写是因为它简短,便于应付社会的迫切需要;不容易写好,也是因为它虽然简短,却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世界……
曾经有人问过乔羽:写歌词时是否已想到今后的流传?他这样回答:“当初自己心里确实没有谱。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预料能流行的没人唱,可自己以为不叫好的反倒能流行开来……说实话,歌词有一个共性,它只是个半成品,后面还要过谱曲和演唱这一关,所以哪首歌能流行,并不是我个人说了算。”他以歌曲《思念》为例说:“文革后,《思念》先后有好几个人谱曲,可就是没有唱起来。谷建芬也向我要歌词,我一共给了她4首歌词,其中就有《思念》。谷建芬说她很喜欢《思念》并想为其谱曲,我说已有好几个人谱过,感兴趣的人不多,她说那我换一种风格再试试……其实,写歌是很苦的差事。”
乔羽共创作过多少歌词?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常有听众来信问:哪儿能买到他的作品选集?乔羽说:“我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歌词选集。”其实,乔老爷子的案头摆放着许多已经出版的中青年歌词作者的集子,它们大多也是由乔羽作的序,而他本人的大量优秀作品却未能结集出版。这大概是他“甘于寂寞”的缘故吧。
在中国歌坛提起乔羽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接上一句“乔老爷”。“乔老爷”的绰号缘自一部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乔老爷上轿》,片中那位刚正不阿的“乔老爷”深受大众喜欢,恰在此时,有不少圈内朋友发现乔羽的音容笑貌酷似“乔老爷”的扮演者韩非,而他本人恰好也姓乔,于是“乔老爷”的称呼就渐渐叫开了。1964年排练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乔羽是总负责人之一。周总理和他熟了,也称他为“乔老爷”。
在成为“乔老爷”之前,乔羽原名乔庆宝,这个名字是父母给他起的。乔羽这个名字,是参加革命后他自己改的。1946年春天,19岁的乔羽因贫穷和战乱告别了正在就读的中西中学(现济宁一中的前身),经中共地下党推荐,进入晋 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改名那天雨下得很大,就干脆叫‘乔雨’吧,后来觉得‘雨’通‘羽’,‘羽’的寓意可能会更好些,于是就叫‘乔羽’了。”
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乔羽被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从20岁到90岁,乔羽便写了一辈子歌词。
如今不少人称乔羽为词坛泰斗。听到这个称呼时,乔羽总是不高兴地摇摇头,摆摆手。回顾往事,他常用这样三句话自勉:“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青山在,人未老,或许正是长期浸润于祖国的山水与文化,持久历练成旷达的心境,成就了乔羽非凡的艺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