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05|回复: 0

古代春节:唐代也有年终奖,明朝官员工作狂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8-2-14 15: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8-2-14 15:57 编辑

腾讯网2018214/凯风清韵


       春节是人们最期盼的一个假期,借着这个假期全家团聚,放松心情,真是个个乐不思蜀呀!其实,古时候对于春节等假期的安排也是松紧有度的,那真是故事多多、趣事连连。

  唐代假期有补贴

  史上最为发达的唐代,对于假期安排的也很周到,到了永徽三年,尽管国事繁忙,仍然很关心公务员的休假,朝廷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也称为旬休,那时官员每十日休假1天,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天。
  除了常规假期,那时也有“黄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别休3天假,元宵节、中元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休假一天。不仅是休假,唐代的皇帝在重要的节日宴请群臣极为盛行。唐德宗时期,已经将上巳节等节日赏宴形成了制度化。
  唐代的节庆放假制度如《唐六典》所载,元旦、冬至各放假七日,寒食加清明共放假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日各放假三日,除此之外三伏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几个重要节气,都放假一天。
  不仅颁布诏令确定放假日期,时间上给予保证,而且规定还予以金钱赏赐,让大臣们彻底吃好玩好。元稹的《寒食日》中写到“今日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杜甫的《清明》中则有“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描述,可见当时假日旅行之盛,丝毫不比今天逊色。
  “春节”在唐代被称为“元正”(也称元旦、元日)是可以享受七天长假的。按照当时的历法,元正为一年之始,正有除旧布新、一切从头开始之寓意。在元正的前夕,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岁除”(也称“除夜”),就是我们今天的除夕。除夕守岁,彻夜不寐,直待元正日破晓,在欢乐中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唐代已经很流行了。

  宋代节日多多

  宋代沿袭唐代的旬假制,也就如今天我们的星期天。只是那时是十日一休,一般放在每旬之末,每月休三天而已。在宋代,最重要的节日要算元日、寒食和冬至了,宋廷规定各放七天假,其中休务五天,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黄金周,另外两天显然就是节日值班了。宋代的元日假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小长假,也是七天假期。
  王安石在其《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放年假过新年的热闹场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据《宋史·职官志》记载,自宋太宗即位以后,到宋真宗退位以前,历年元日(春节)均给七天长假。
  除了长假之外,宋代的假期安排特别周到,圣节、上元、中元各三天,休务一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端午)、重阳、立春、立夏、三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腊日,各放假三天。诸大祀,皆假一日。
  宋代的国忌,是指由朝廷特定的本朝先帝、先后逝世纪念日。因此,宋代的官员这是沾了皇帝祖宗的光,每年都要多放几天假,岂不乐乎!以上节假,加上旬假(每月三日,全年三十六日),宋代公务人员全年共计休假124天。显然,宋代的公务员假期是最多的时代,他们享有的休闲时光就最充裕。
  大量的假期也成就了宋代的文人,苏轼即是典型一例,他借着黄金周长假等假期,遍游祖国大好河山,留下许多千古绝句。苏轼在杭州通判,上任时恰逢冬至“黄金周”,西湖、钱塘等各大景区游人如织,当他来到人迹罕至的吉祥寺游览,有感而发“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的千古名句。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一年初秋,正谪居在黄州的苏轼,恰逢七月十六既望,也就是民间所谓的“鬼节”,苏轼却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泛舟赏月,探古访幽:“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千古绝唱《前赤壁赋》诞生了。
  还有苏轼任徐州知州的时写下的《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等等。研究表明,苏轼的许多名篇大作大都是在节假日的游玩中创作的。
  除了苏轼以外,还有范仲淹、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等,在宋代的公务员队伍里能出这么一大批灿若星辰的名家大家,在中国历史上也属罕见,显然是与这一时代的重文尚学和高雅休闲生活有关。

  明代春节

  明代官员的休假制度也是很完备的,出现了一些固定的休假日,如岁首,端午,中秋等。
  另外,对官员的病假,事假,及探亲假均作了详细的规定。然而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因为国家初创,他不敢懈怠,夜以继日地工作,大臣们也跟着拼搏。所以那时假期很少,每年只有18天假期,元旦五日,冬至3日,元宵节10日。后来才增加了月假3天,加上原来的18天,每年休假有50天。
  但是,明代的“春节”假期包括正旦和元宵(上元)两个节日。据万历《明会典》卷八十《节假》记载,明代官员的法定假期主要有冬至、元旦、元宵三节。“凡每岁正旦节,自初一日为始,文武百官放假五日。冬至节,本日为始,放假三日。”而永乐七年(1409),更专门下谕设定元宵节假,“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为始,赐百官节假十日。”
  后来,正旦与元宵两个节日就合并了,时间长达近一个月。
  穆宗时,《明穆宗实录》记有隆庆元年(1567)春正月丁巳朔(正月初一),通政司上书,“言:旧例自正旦至二十日以节假免奏事封本,兹值皇上御门听政,励精万几之始,请封奏如常,从之。”
  而神宗年间,据《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六年(1608)十二月癸未条记载:
  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言:本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该放除夕假,连年节上元假至新年正月二十日方满。容臣等于二月上旬另择日恭进讲章,以后接续上进。
  这里所说的年假再加上除夕假,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放起,然后又将元旦假和元宵假合并,从初一放到了正月二十。这么长假期,明代的公职人员真够幸福的。

  清代开印与封印

  在清代官员过新年,假期更长了,竟然能放一个月的长假。这还要从清代的封印、开印制度说起。古语说得好:“官凭印信,私凭文约。”用印,是官府办公的重要标志之一。清代官署就设有封印、开印的制度。
  封印,就是把印信、关防加封条锁起来,停止办公;开印,就是启开封条,恢复办公。就跟我们现在重要节假日,各单位要封存小汽车的用意相类似。也许皇帝老儿怕官员们新年期间收礼乱作为吧。
  那么封印、开印都在什么时候呢?清政府规定:封印的日期,选在每年十二月十九、二十、二十一日三天中的一天;开印的日期选在第二年正月十九、二十、二十一日三天中的一天,究竟在哪天?这要由掌管天象的钦天监选出吉日,奏明皇上后颁示各官署遵行。就如同我们每年的放假日期安排,由国家统一在上年的年末安排好,然后全国统一执行一样。
  封印和开印在官署可不是小事,都要举行隆重典礼,届时衙署中要张灯结彩,官员要穿上朝服,望阙行礼。除举行典礼外,还要吃喝庆贺一番。
  清末总督、兵部尚书李星沅在其日记中,记载了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九日参加封印典礼的情况:“辰起,至院贺封印。午初,至署,更朝服升座,钤封印三颗,望阙行礼九拜礼。”
  担任过清政府工部、邮传部要职的孙宝瑄在其日记中,记载了光绪二十年正月十九日工部开印典礼情况:“是日午正开印,内外皆张幕结彩,朱绿辉映,焕然改观。”可见清代官署封印、开印的盛况空前。从封印到开印,为期一个月,这是清代衙门中最逍遥自在的日子,这可是史上最长的年假呀。
  一封印,就表示一年的公事完毕,有事也要等到明年开印后再办。正像北京俗曲《十二景》唱的:“腊月里,整一年;封印后,官事完。”
  当然也有些地方的衙署封印之制并不严格,封印期间仍有继续办公的,也许是为了方便百姓吧。那时,四川的一些衙署在封印期间仍照常启用印信,只是在印外要加盖“预用空白”“遵印空白”的戳记。这与平时还是有区别的。
  这一个月的年假,官员们可劲地休息、玩乐,但是一到开印日期,就要迅速恢复办公,投入到工作的状态中去。乾隆十六年,户部云南司主事徐世琏记其开印后即投入公事的情形:“是岁开印后,入署办事,余独任其劳。”看来清代署衙官吏们的工作状态也是蛮拼的。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1 06:46 , Processed in 0.0355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