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0|回复: 0

党的诞生地︱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纪念馆将变身“通关密室”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6459

名博

发表于 2018-1-13 1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iyh 于 2018-1-13 10:03 编辑

   【编者按】

  上海,中国的红色起点。

  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澎湃新闻推出“党的诞生地”系列报道,带领读者一起追寻中国共产党在此的奋斗历程、宝贵经验、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挖掘上海这座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 东方IC 资料图以红色故事为“钥”,解建党历史“密码”。这是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的“浸入式体验”参观方式。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从纪念馆获悉,他们将于本月暂时闭馆,微调部分展陈与布局。今年还将尝试开发更为适合年轻人的浸入式体验活动。届时,整个展馆将被打造成一座“密室”,红色故事将成为解开“密室”关卡的“钥匙”。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成员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于1923年7月至9月,先后来到上海闸北“三曾里”落户,中央局机关便在此办公,历时一年多。

  陈独秀经常来这里召集会议,讨论工作。闸北“三曾里”成了中央高层领导集体商议党内外大事的重要办公场所。这段时期的中央局贯彻中共三大制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促进了国共合作,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汇集了革命力量,从而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三曾里”原建筑地处闸北宝山路地区,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毁,现为居民小区。2007年1月,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另选址建成,位于浙江北路118号,展陈面积670余平方米。纪念馆展陈历史资料500多张,复制件90多件,生动再现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在上海开展工作的情况,真实还原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笔墨的“三曾里”。


  中央局机关为何由广州迁址“三曾里”?

  步入纪念馆序厅,迎面的浮雕上左侧展现的是北火车站,中间展现的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右侧是“三曾里”。



  北火车站浮雕。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摄 据上海市静安区文史馆宣教部主任张辉介绍,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被迫中止后,正是从北火车站(现“上海铁路博物馆”)坐火车到南湖,退回来时,同样是在北火车站。

  浮雕中间有个“湖州会馆”,是当时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

  浮雕右侧的“三曾里”(现临山路)当时有3个门牌号,第3个门牌号即是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所在地,也称“三户楼”,因里有毛泽东和杨开慧一户,蔡和森和向警予一户,罗章龙一户,三户人家都住在。

  中央局机关为何由广州迁址闸北“三曾里”办公?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浮雕。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摄


  张辉指着当时“三曾里”周边繁华热闹的图片,讲解了在此工作环境的特殊。

  “三曾里”地处闸北宝山路地区,属华界。这一地区紧靠北火车站,公路纵横交错,与外省市、上海各区交通、通讯联络方便。宝山路地段与租界毗邻,如遇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中央局机关安全时,便于迅速向租界转移。在“三曾里”的周边,有众多的居民老百姓,有民族资本企业,如全国最大的文化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众多缫丝厂、商店、杂货铺等。居民和商家杂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地下党工作是最隐蔽的。

  当时的“三曾里”门口墙上挂了一块“关捐行”牌子,“‘关捐行’其实是填写英文单据报关的地方,当时,挂有这块牌子是起了种掩护作用。”张辉介绍说。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内的“关捐行”招牌。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图


  毛泽东曾两次居住在“三曾里”

  毛泽东曾两次来到闸北,在“三曾里”居住和工作。

  1923年7月下旬,毛泽东离广州到上海。当年8月5日,他代表中共中央出席中共上海地委兼区委第六次会议,9月居住于“三曾里”,从事党中央机关工作。

  在这期间,上海的党和团领导机关建立了“国民党改组委员会”,毛泽东率先开始在上海帮助国民党建立区党部、区分部。9月16日,为开辟湖南的国共合作工作,毛泽东离沪回长沙。

  1924年2月中旬,毛泽东再次到上海,仍住闸北“三曾里”,继续协助陈独秀主持中央局日常工作。同月,根据中央决定,他参与建立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担任秘书处文书科代理主任和组织部秘书,实际主持这两个科、部工作。


  展现毛泽东(站立者)在“三曾里”工作的油画。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图


  1924年5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三届三次扩大会议。不久,毛泽东因工作需要迁居于租界慕尔鸣路(现“茂名北路”)甲秀里,离开了“三曾里”。


  “密室”形式体验严守纪律

  据张辉透露,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改造后,在序厅,观众将听一段相声,里面隐藏了线索,是打开后面观展路线中密室的“钥匙”。

  如使用暗号“关捐行”可打开密室大门,也能让观众了解当时以“关捐行”招牌作为掩护的建党历史。密室里的书架上都将藏有线索,要求观众要找到“暗号”、“密码”,还需要答题,最后走出密室,在这样互动的浸入式体验中,真正感受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秘密办公的情景。

  “这样的互动浸入式观展设计,从‘三曾里’走出来,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通过神秘‘三曾里’的互动,了解什么叫‘纪律’,‘三曾里’所有的人是不能随便下馆子、购物、看电影等,外面的人不能随便进去,里面的人不能随意往外走,大家没有文件,口头有协议,大家必须遵守,这就是‘纪律’。” 张辉说。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臧鸣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6-1 13:31 , Processed in 0.0306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