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47|回复: 0

用中国智慧,建好“走出去”的根据地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7-12-30 1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12-30 11:57 编辑

2017年12月30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日前,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探索:法制、体制、机制”。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同志与大家分享了浦东新区开发和管理的经验及体会,指出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产业园区重任在肩。

  ■如果我们对外讲不好中国故事,人家就不承认我们的成就。

  ■如果没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就不可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得那么清楚,我们跟外国人对话的时候,也就会缺乏信心。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果想摸着石头过河,石头在哪儿还得找一找,不知水深浅,先要探测,再谨慎下水。

  ——赵启正


  ■演讲 赵启正
  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
  
  讲不好中国故事,人家就不承认我们的成就

  回忆起浦东开发的初期,当时缺少有关法制、体制和机制的规定,当然也没有经验,我们就是依靠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指导思想去创新。

  1990年,虽然宣布了进行浦东开发,但并没有成立浦东新区,只在地图上有一个勾画的区域,实际上不存在这个地区的党的机构和行政机构。为响应小平同志的号召,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成立,我是1992年下半年去的,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刚开始浦东开发的时候,我们不仅遭遇到法制、体制、机制三个方面不清晰的困难,更受到国外政治环境的困扰。今天这种困扰仍旧存在,不过因为中国现在强大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些不和谐的外部声音。

  1996年1月,美国的第四大报纸《波士顿环球报》 发表了一篇超过半版的文章,还配了一幅漫画,题目是《我们该怕中国吗》。作者在文章里写道,“我访问了上海市的副市长赵启正,他坐在旧式的沙发上操作着新式的多媒体,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浦东开发计划,假如在他有生之年能够实现的话,中国就不仅是政治大国、技术大国,也是经济强国了,我们该怕中国吗?”实际上,这是最早的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文章之一,这篇文章里还作了很多论证,觉得中国有可能威胁到他们。因此,配文章的一张漫画,画的是一双筷子夹着油炒的美国国旗。

  我给该报总编写了一封信。我说,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美曾是盟国,在这个时候我们理应提升中美关系,但你们却发表了这样的文章和漫画,我希望你能刊登我的不满。结果,他真把我的信给登报了,并加了一个标题——《中国人不喜欢弱肉强食》。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经来到上海,他说,“浦东开发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一个‘波将金村’”。大家知道,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建造的波将金村是一个只建了墙壁的假村庄。我很想请他回来看看,不过他不幸去世了。当时一些西方媒体说,“浦东新区开发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行动”,于是,我们不断向外展示浦东新区实际的建设进展,以事实来说明问题。

  如果我们对外讲不好中国故事,人家就不承认我们的成就。现在,在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飞速发展。2010年的时候,我在美国的网络上看到有网友这样留言:第一个人说,你看这二十几年中国人做了多少事,上海世博会就相当于一个国际建筑的展览,而我们美国仅喊口号,没有做什么;第二个人说,不要为中国人吹,他们建了房子,污染了空气,你看天空有多黑;第三个人反驳说,你看看清楚,这是夜景。由此可见,中国的改革开放已逐渐被外国人所承认。

  如果没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就不可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得那么清楚,我们跟外国人对话的时候,也就会缺乏信心。

  不仅要有硬成果,更要有软成果

  说起浦东开发的成果,可以分为硬成果和软成果两个部分。

  浦东开发到今天取得了很多成就,凡是可以用数字描述的,我把它叫做硬成果。对于硬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差不多,以数字的形式向大家汇报,实际上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浦东开发的硬成果,我只说一个数字,到2009年南汇区并入之前,浦东新区的经济规模相当于1990年整个上海市经济规模的两倍,这里去除了通货膨胀,并且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是远远好于当时其他地方的。

  而软成果就是那些不能用数字描述的成果,也就是我们说的法制、体制、机制等等,具体表现为,浦东新区管委会能不能有一个实现目标的思路,有没有一个开拓和建设的办法或逻辑,以及这些思路能不能顺利地执行。

  当初我们提出来很多观点,实际上就是浦东开发的思路。

  比如,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这就是说,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能进行世界经济对话的城市。当时中国没有像纽约、法兰克福、东京这样能够进行世界经济对话的城市,而开发浦东,就可能使上海具有这样的资格,所以我们提出要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就是说浦东开发不是建立一个很单纯的工业地区,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地区。

  还比如,浦东开发不只是项目开发,而是社会进步,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浦东开发不仅吸收世界的资金和技术,还要吸收世界的智慧;法规和规划先行,避免因为更换领导班子,而较随意地变动规划;各种项目中,金融、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先行;一流的党建带动一流的开发,勤政廉政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

  这些软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也有经济开发区,也有高新技术区,但西方对于亚洲四小龙是比较支持的,高科技肯给它们,金融支持也肯给它们,几乎没有经济的遏制和制裁。然而对中国就完全不同,对中国,西方是比较刻薄的,很怕中国崛起。所以我们浦东开发的做法和亚洲四小龙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蕴藏在这些软成果之中。

  这些软成果是我们当时提出来的,并不是现在总结出来的。

  “一带一路”是中国智慧和力量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得很清楚,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一带一路”就是中国智慧和力量的集中体现。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16年,中国企业输出资本1380亿美元,同比增长44%,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这是很了不起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没有想过会输出资本,那时我们都是拼命地吸收资本。

  “一带一路”走出去并不容易,会有很多障碍。今年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之后,我带领一个高层智囊代表团去美国,在纽约和美国的亚洲协会以及当地的智库作交流。陆克文是原澳大利亚总理,现在他在美国当教授,是亚洲协会的副主席,他以一个既不是中国人又不是美国人,而是中美之间桥梁的姿态出现。他问我很多问题,你们搞“一带一路”那么大的计划是为了什么?这个计划规模比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马歇尔计划还大三倍,沿途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怎么应对?项目的金融服务怎么做?美国可以充当什么角色……他还说,美国一定会继续提出尖锐的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走出去”的一个优先路径,是中国智慧的表现,是大国外交和经济外交协同的创新之举。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果想摸着石头过河,石头在哪儿还得找一找,不知水深浅,先要探测,再谨慎下水。要去看看我们以往在国外做的项目,吸取经验和教训,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产业园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据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产业园区重任在肩。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6 15:36 , Processed in 0.0376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