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珍 于 2017-7-17 18:33 编辑
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源于当时国共第一次合作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大背景。毛泽东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中旬后被我党派到当时华东地区国民党领导机构上海执行部工作,先后担任代理文书科主任,组织部部长等,正是这个时期他参与了黄埔军校招生。这是黄埔军校与上海的故事。
今年的6月16日,是中外闻名的黄埔军校建校93周年纪念日。1924年的这一天,广州黄埔岛上,国共合作举办的按照现代化建军思想,军事和政治并重培养人才的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正式成立。
黄埔军校从1924年建成至194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停办,共培养了23期学生,连同后来各地举办的分校、训练班、战干团等共约毕业24万余人。说起黄埔的历史,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其将星闪耀,人才辈出。如周恩来是黄埔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中一半是黄埔教官与学生,抗战中牺牲的黄埔同学也多达10余万人,甚至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也是黄埔同学。
但今天,我们要聊的是黄埔军校与上海的渊源。
【毛泽东在沪为黄埔军校招生】
根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毛泽东同志为黄埔军校招生的记录共有三条,均发生在1924年。
3月13日,出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会议,会议决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招生事宜; 3月14日,在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接待由中共北方组织派遣来沪参加军校第一期招生考试的中共党员张隐韬、杨其纲等; 3月,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复试工作,接待郭一予、陈作为等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各省的考生。
对于第三段,《年谱》有一条注释,1954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说到:“我还曾经在上海为黄埔招过一期学生,地址是上海环龙路(南昌路)44号。”
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源于当时国共第一次合作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大背景。毛泽东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中旬后被我党派到当时华东地区国民党领导机构上海执行部工作,先后担任代理文书科主任,组织部部长等,正是这个时期他参与了黄埔军校招生。
按史料记载,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中还有“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徐向前元帅、国民党军名将桂永清、黄维等是从上海考入黄埔军校的。此外,革命先烈方志敏也通过了上海的军校复试,但后来因故未去广州入校。他们应该也都是毛泽东同志主持录取的。
【邓演达筹组革命黄埔同学会和农工民主党】
我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中有两个是在上海成立的,分别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民主促进会。其中,农工党即是由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的邓演达先生创办的。
邓演达(1895—1931),早期民主革命家。他参与了黄埔军校的筹备,并出任教育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邓决心与蒋介石彻底决裂。1930年8月,他在沪牵头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的前身),把建立以农工为重心的平民政权作为奋斗目标。他拟定了《军事运动方针》,并积极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联络和策反工作,利用在黄埔军校时的威望,建立了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外围组织黄埔革命同学会(与蒋介石控制的黄埔同学会相对抗),作为建立平民武装的骨干。
由此,黄埔革命同学会于1930年11月成立,总会设在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桃源村8号(即现在的复兴中路1295弄8号)。黄埔革命同学会先后从国民党军队中吸收和联系了一至五期黄埔学生6000余人,大大消弱了蒋介石对黄埔学生的控制。他们的行动惹恼了蒋,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等在愚园路愚园坊20号被捕。当晚12时许,桃源村8号黄埔革命同学会总会也遭查抄,总会机关被破坏,组织不复存在。
【淞沪抗战中的黄埔烈士】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上海军民在全国各界的支持下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这其中,身为军中骨干的黄埔同学,义不容辞的成为了淞沪抗战的主力。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中国军队投入淞沪作战约70余万人,伤亡30余万人,其中黄埔出身的将官牺牲的就有黄梅兴、蔡炳炎、路景荣、杨杰、庞汉祯、惠民、吴继光等近10位。此外,还有在宝山牺牲的姚子青营长、率领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谢晋元团长等都是各期黄埔同学。
其中,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黄埔一期黄梅兴旅长值得一叙。黄梅兴,广东平远人。“八一三”事变爆发时,担任第9集团军88师264旅旅长。战端一开,他即率本旅奋起抗击,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连续攻破敌军十几个堡垒。8月14日下午6时,264旅进攻日军设在爱国女子大学(今天虹口凉城地区)据点时,日军炮火密集轰炸。他率部冲到八字桥,不幸身中炸弹,壮烈殉国,年仅42岁。为褒扬黄将军的功绩,当时的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中将。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称赞黄梅兴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将军牺牲时独子黄崇武才12岁。他继承父亲遗志,也报考了黄埔军校,毕业后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赴印缅作战,上海解放前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黄崇武先后任虹口区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上海市委顾问、上海市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职,2005年1月病逝。笔者曾在上海黄埔同学会机关工作,多次当面受教。2004年在纪念淞沪抗战爆发67周年之际,作为上海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的黄崇武与20多位黄埔校友一起参加了在沪举行黄梅兴将军塑像的揭幕仪式。黄老致词时说:“父亲虽然已离开了半个多世纪,可他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的功勋永远值得后人铭记。”笔者昔日在场,回忆此情此景,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成立上海黄埔同学会】
时间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下,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1984年6月16日,北京隆重举行纪念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大会,会上宣告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立。全国组织成立后,1985年3月19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包括浙江、福建两省和上海市的黄埔同学),推选黄埔3期同学宋瑞珂任会长,聘请时任胡立教任名誉会长(胡老抗战期间曾参加过军校举办的军官训练班)。1988年两省一市分别成立同学会。上海黄埔同学会成立后对内团结教育会员,对海外联络海内外广大黄埔校友和亲属后代,宣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曾先后接待来自超过30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黄埔同学及组织数千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海内外黄埔校友的大团结大联合,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助力。历任上海黄埔同学会会长有宋瑞珂、李赣驹等。
2013年春夏之交,谁也无法预料,一位91岁的老人,会因为一本手绘的故事书,而成为世人追捧的网红。他就是,毕业于黄埔军校18期的饶平如老人。
饶平如,江西抚州人。他参加过抗战,打过日本鬼子,解放后在《大众医学》杂志工作多年。退休后,自学绘画,钢琴。在朝夕相处近60年的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每天笔耕不辍,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这本记录生活点点滴滴却感人至深的图书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笔者与饶老相识十多年了,印象中一直身体健康,思路清晰。如今,这位几乎是中国年龄最大的“网红”依然健康而平静的生活在我们这个喧嚣而活力充沛的大都市中,在他和美棠曾经共同生活的客厅里,如今时不时还会涌入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怀着期待的眼神,向他询问爱情和婚姻的真谛。而饶老也总会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回顾自己坎坷但不平凡的人生……
正如辛弃疾诗云:“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黄埔军校与上海,历经百年风雨,已不只是历史旋汐中的奇美故事,还有时代巨变下的传奇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