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轮美奂的高楼之间,人显得渺小。甚至当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稀释了人们原本的生存空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光线遮蔽、热岛效应等环境变化,人们依然无法确切地感知,究竟怎样的空间尺度是令人舒适的?怎样的高楼排布规则符合城市自身的空间逻辑? 许多上海人的手机里都会存着几张霓虹闪烁的城市夜景图。画面上,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直冲天际,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与东方明珠高耸入云。它们彰显了上海的高度,也印证了都市的繁华。 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中,摩天大楼似乎成了大都市的“标配”。上海中心城区6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1000余座摩天大楼;首尔605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有3000多座摩天大楼;莫斯科1080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有10000多座摩天大楼……
在美轮美奂的高楼之间,人显得渺小。甚至当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稀释了人们原本的生存空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光线遮蔽、热岛效应等环境变化,人们依然无法确切地感知,究竟怎样的空间尺度是令人舒适的?怎样的高楼排布规则符合城市自身的空间逻辑?
不久前,《城市规划学刊》上登载了一篇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领衔的城市三维空间研究——《上海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城市高度秩序研究》。文章认为,总体城市设计绕不开城市高度问题。通过对上海建筑高度的分析,解读了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高度的层次格局和主从关系逻辑,并解答了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如何通过规划来优化城市高度。
耸立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组成了浦东地区的新天际线。 环状、带状……神秘的马赛克图谱显示城市的高度层次特征
如果说在平面空间上,上海被划分为16个行政区,并由内向外形成有序的城市空间,那么,在三维空间里,上海参差错落的建筑高度背后又显示出怎样的城市格局?
研究采用2014年的测绘矢量地形图,对上海中心城区范围(即外环以内)的建筑高度进行空间建模模拟,并通过聚合运算分析将空间模拟进一步结构化。
上海城市三维空间特征模拟参数配比关系表 运算后得到的上海城区三维空间,在地图上汇合成一幅颜色丰富的马赛克图谱。其中,灰、绿、黄、橘、红、黑不同颜色,分别标识了以空地为主、低层为主(小于15米建筑大于50%)、多层为主(15-30米建筑大于50%)、中高层为主(30-80米建筑大于30%)、高层为主(80-150米建筑大于10%)、超高层为主(150米以上建筑大于10%)的城市区域。
上海中心城区建筑高度聚合计算图 根据图谱上的颜色聚类,研究者发现,浦西中部的低层区与内环周边的高层和超高层区形成了“圈层+环状”的结构,徐家汇、新虹桥、长寿地区、人民广场等处大量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环绕着以低层建筑为主的中间区域;而浦西的内环以外,多层与中高层地区则呈现“带状放射”结构,形成多条空间廊道。浦东内环,高、超高区域集中在陆家嘴;而多层、中高层则沿着黄浦江形成“带状”分布。
这一格局由不同的城市高度层次构成,体现了上海在纵向上的城市空间样态。不过,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今天的上海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城市高度格局,与城市演变发展的背景和历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老城与新城:时空交织下的上海高度
研究者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910年前、1910-1950 年、1950- 1970 年、1970- 1990年、1990-1998 年、1998-2004年以及2004年后。随着历史的变迁,上海的城市建成区域沿着浦江两岸逐渐延伸开来,并形成了整体空间的新旧交织。
上海中心城区空间发展历程示意图 上海中心城区现存历史城区范围和主要功能中心分布示意图 如果把上海中心城区现存的历史文化要素(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与城市空间发展历程图以及城市建筑高度聚合计算图叠合,便会发现,那个在浦西中部形成的“圈层状”低层建筑区就是留存至今的“上海历史城区”。
而浦西地区的内环周边地带曾是历史上租界以外地区。由于历史上这一地带均为工厂、仓库和大量低质量住宅区和棚户区,1990年代开始,特别是随着内环高架路的修建,已经被高强度的城市再开发所改造,从而形成了目前城市高度格局中,历史城区外围被高、中高层两个高度层级包围的“C字型”带。
研究者说,虽然这一地带的城市尺度在历史的更迭中发生了从低到高的变化,但它与旁边留存至今的历史城区构成了时间上的新旧交织,空间上的高度交错,对上海历史城区边界和城市空间发展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浦东地区在历史上沿黄浦江东岸带状延展,虽然浦东在改革开放后,城市尺度发生了巨变,但沿江往内递减的城市高度层次依然保持。
此外,城市发展的制度背景对城市高度层次的影响也非常大。研究者认为,历经解放后的多轮规划调控,上海浦西地区内环以外存在六条“发展轴”,其中西南一条、西部两条和西北一条接对外高速公路,北部两条接城市北部工业区。在城市圈层扩展的同时,沿城市发展轴的前期开发、后期旧城改造,均集聚在发展轴两侧,它们的开发强度明显高于轴带之间的地区,从而在城市高度上逐渐形成了中高层与多层集聚的,具有区位指向性的空间廊道。
建筑高度是城市空间定位和认知的“意象要素”
任何一个城市的功能中心地段都会在城市高度层次上有所反映,特别是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地段,往往具有突出与周边的高度层次。上海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人民广场商务办公地区、新客站交通枢纽以及淮海中路、南京路、徐家汇、静安寺、五角场、花木、新虹桥、四川北路等商业中心……都以“点团状”的高层和超高层单元彰示了自身的中心地位。
这些功能中心在平面空间内是存在“等级秩序”的。以陆家嘴、外滩为主的全球中心,以人民广场、静安寺为代表的市级中心,以花木、五角场为代表的市级副中心和以大宁、曹家渡为代表的地区中心,在城市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也承担着不同的服务功能。因此,在城市的三维空间里,它们各自的标识性建筑(各个功能中心中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也理应体现出主从有序的等级差别。
上海中心城区标识性建筑高度“梯级”关系示意图 研究者就城市的功能中心的建筑高度来分析,取各个功能中心中最高的建筑物进行“梯级”排列发现,标识性建筑高度的排列次序(虚线框为规划中的功能中心最高的建筑)并没有完全按照功能中心的等级秩序原则来确定,部分功能中心的标识性建筑高度尚未达到相应的“梯级”,致使高一级的功能中心的空间地位弱于下一级。研究者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上海中心城的规划公共中心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总体上仍呈现单中心趋势,副中心、地区中心仍在建设形成中。
虽然城市功能中心的等级地位并不是仅依靠建筑高度一方面来体现,但“建筑高度一定是城市空间定位和城市认知的重要意象要素”。研究者表示,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时期的社会价值观会体现在对各级功能中心的建筑高度管控上。巴黎在1970年代建造的蒙巴那斯大楼常常被指责破坏了巴黎历史城区的尺度,就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商业性的办公楼高209米,在当时的巴黎鹤立鸡群,破坏了主(高)从(低)的秩序逻辑。
分类分区,有序管理城市的建筑高度
研究者指出,根据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未来上海将采用“分类分区”管控的方法来解决城市“高度”问题。
“分类分区”管控是指依据现状城市高度组合类型的分布、结合存在问题和发展规划制定城市三维空间优化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高度组合类型的分区管控。一方面,保证城市高度管控是“全覆盖”的;同时又可以保持不同地区城市尺度的多样性和城市空间的小微特征。
研究者把上海中心城区按照街区中占地70%以上的建筑的平均高度作为“基准高度”,“标识高度”则根据不同的“基准高度”片区中最高建筑物来确定。根据一定的测算方法,组合形成了从“A”到“G”7种现状城市高度组合参数及类型。
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高度组合现状类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7种类型的分布格局与马赛克图谱上观察到的上海建筑高度分布特征基本吻合。进一步地,研究者将7类高度组合类型按照不同的空间管控要求分为历史城区、特别地区、标识地区、一般地区。
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高度组合类型管控分区示意图 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高度分区分类管控建议 其中,“特别地区”是营造并展现上海当代与未来全球城市空间与形象的主体,其中包含了滨江沿线、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市级副中心等级以上的地区,最高建筑的高度应低于陆家嘴;“标识地区”是现状地区级功能中心以及规划中的地区级功能中心,如漕河泾、大宁、共康等。其住宅高度应低于100米,公建低于180米。这两类地区是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的“重点城市设计地区”,均需要进一步编制下一个层面的城市设计,呈现多样性和创造性。
对“历史城区”的管控是依据现状历史城区范围内独特的城市高度组合来确定的,无需过多人为干预,重点在于保持建筑物原有特征。其中,60%以上建筑的基准高度应控制在7-15米。
研究者认为,总体城市设计在确定“重点城市设计地区”的同时更需关注“城市设计非重点地区”的研究,往往,这些“一般地区”对“基准高度”的失控是一个城市空间呈现无序状态的主要原因。
在规划中,“一般地区”可具体为三小类。如图所示,“一般地区1”由“环状”的历史城区原有空间界线和“带状放射”的空间廊道区域构成,50%以上的建筑其基准高度应控制在30-60米。“一般地区B”指其余的浦西区域,“一般地区C”指浦东其余区域。二者因本身存在建设强度差异,因此在建筑高度的管控标准上也存在一定差别。“一般地区2”60%以上的建筑基准高度应控制在20-30米;“一般地区3”70%以上的建筑基准高度应控制在15-20米。如此一来,城市高度的层次格局得到了结构性的整体完善,标识性建筑的“梯级秩序”也得到了有序化的总体梳理。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